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8月17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指导、《医药养生保健报》社主办、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承办的“千县计划”全国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专题会,在湖南平江顺利闭幕。本次会议聚焦县级医院能力建设,为推动县域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共识、贡献了智慧。
会议开幕式由平江县卫生健康局局长何昌美主持。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湖南省医院协会会长龙开超,湖南省肿瘤医院院长向华,《医药养生保健报》社副总编曹秋香,平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波,岳阳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伟,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皮杨德等领导嘉宾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北京、浙江、江苏、山东、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份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人、权威专家及各级医院管理者代表共300余人参会交流。
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苏剑楠深入解读了“构建集专病联盟与县域肿瘤防治中心于一体的整合型服务体系”的政策内涵与实践路径。他强调,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尤其是肿瘤等重大疾病防治水平,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保障县域居民健康的关键抓手,对扎实推进“千县工程”、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龙开超从省级管理层面出发,着重强调科学规划肿瘤防治中心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他指出,推进肿瘤患者全病程管理是肿瘤防治工作的必然选择,但当前仍面临诊疗“碎片化”、转诊效率不高、跨区域就医不便、数据孤岛现象突出、康复管理薄弱等痛点难点。对此,各级医疗机构需从明确功能定位,全面提升“防、筛、诊、治、康”五维能力;聚焦分级诊疗,打通上下联动信息链条;重视患者体验,提升服务可及性、规范性与人文关怀等维度发力,持续赋能县域肿瘤中心建设,确保其高效运行并发挥实效。
向华分享了提升肿瘤诊疗内涵的“三化三保”创新理念,深刻阐释了规范化诊疗对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的核心价值,为县域肿瘤防治工作提供了有益思路。
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曾思先、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严想元、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医共体理事长张彤、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吕书军、浙江省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副院长徐钰祥、浙江省嵊州市人民医院院长杨松斌、湖南省浏阳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勇等7位医院管理者,围绕“患者回流策略”“留治患者实践路径”“学科建设突破点”“防治中心运营经验”“人才驱动发展模式”“应留尽留实施办法”等关键主题,分享了各自在市、县域肿瘤防治中心建设中的创新举措与显著成效。这些来自一线的鲜活案例,为破解资源不足、患者外流、人才匮乏等共性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专题讨论环节由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医院业务院长潘明康主持,山东省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院长赵桂增、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陈强、江西省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张轼、湖北省通城县人民医院副书记黎鹏及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陈前,围绕“如何破解县级医院肿瘤防治中心资源不足困境”“如何有效留住肿瘤患者及核心人才”两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与会嘉宾结合实践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优化医保配套政策、强化上下联动机制、善用信息化赋能手段、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模式、持续提升服务能力与患者就医体验等。大家一致认为,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协作、因地制宜、创新驱动的原则,才能稳步提升县域肿瘤防治能力,切实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为扎实推进国家“千县工程”战略部署、守护县域居民健康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