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策略
首页> 资讯速递 > 正文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策略

来源:光明网2024-11-08 11:20

  积极心理学主要通过激发人内心深处积极乐观的品质和力量来帮助人们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是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引起了诸多高校与学者的关注。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预防和培养为主,通过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使学生能够正视在自身成长和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能够进行自我排解、自我调适、自我解决,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信念感迎接挑战,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融合应用为高校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首先,积极心理学的引入拓宽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使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的适配性更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不断增多,且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更为复杂多样,并出现了隐蔽性的特点。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从消极心理学视角下对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干预,这就使得许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无法得到有效的干预和治疗。同时,在大学阶段,学生的心思细腻且极为敏感,对于传统以治疗和干预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导致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实际需求不匹配的情况。而从积极心理学出发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旨在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心理态度,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促使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时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不断进行自我调适、促进自我发展。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适用于全体学生,有效提高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此外,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更注重以多样化的活动来营造良好的氛围,强化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使学生重构积极心理空间,久而久之能够引导学生养成强大心理素质。学生对这种引导教育方式的认可度更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也更佳。

  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学生获取信息的平台、渠道以及方式逐渐丰富,教师在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塑造、价值引领等多个方面的唯一性和权威性不复存在,这使得高校以心理健康教师指导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受到了挑战。而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强调以预防代替治疗,主张在平等的师生关系模式下给予学生最需要的帮助,这能够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策略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幸福、快乐与健康发展的学科,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高校应紧密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积极人格、情绪变化和社会环境,深入了解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类因素,逐步引导学生构建自我心理健康防线,使其能够始终以积极乐观的心理应对挑战。

  首先,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高校教师改变以往“被动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动出击寻找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薄弱环节,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向深、向广发展,进而促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这既是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以生为本”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例如,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可以主动利用互联网平台向学生发布调查问卷,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以及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明确各个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从而不断修正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探索出符合当代大学生个性发展特点和实际需求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又如,高校可以主动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对学生的生活状态以及个体行为进行及时追踪,并向学生推动各类优质的积极心理教育内容,以培育学生的自信心,给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其能够以积极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变化以及自我成长。

  其次,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心理健康教师应该打破原有的课程教学体系,充分挖掘和利用高校现有的积极心理教育资源,搭建完善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其一,高校可以鼓励心理健康教师组建教材编写小组,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和个性特点编写《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程》,作为心理健康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依据。例如,针对当前大学生容易出现的思想价值观念、言行举止等多方面问题,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有效指导。其二,拓展网络教学课堂。心理健康教师要主动利用网络在线平台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库,并挖掘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近的积极心理教育资源,如行业典型模范、生活实事、时政新闻、舆论话题等等,定期向学生推送,以便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进而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积极乐观品质的形成。其三,延伸社会实践课堂。心理健康教师还可以在课余时间,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孝亲敬老、社区服务、爱心公益等活动,让学生能够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不断提升自我成就感和归属感,从而真正发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其四,增设选修课程。除大学生积极心理教育课程之外,高校还应该进一步增设如“心理健康与生活”“恋爱心理学””网络心理学”等选修课程,以便让高校所有学生都能够结合自身情况选择相应课程,从而构建起完善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提升高校育人实效。

  再次,为了更好地实现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提升高校育人实效,心理健康教师不许主动探索网络育人渠道,推动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网络活动深入融合,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规避因不良网络思潮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使其始终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开展网络实践活动。其一,高校可以依托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矩阵,定期发布有关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及各类趣味性话题,并邀请学生积极参与互动讨论,以了解学生的心理困扰和真实想法,从而为心理健康教师开展针对性教学活动提供参考。其二,高校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为心理健康教育赋能。例如,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借助抖音短视频平台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栏目,针对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带领其深入剖析问题的成因,逐步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多面性,使其能够认识到事物的发展规律总是螺旋式上升的,但前景的道路缺失曲折、迂回的。因此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应该坚定方向、充满胜利的信心,克服暂时的困难,主动寻求突破。其三,高校应该主动借助网络平台,构建家校合作、校企联合的育人机制,充分发挥不同主体对学生产生的积极作用,形成育人合力。如在家校合作的育人机制中,心理健康教师可以主动通过网络直播、视频会议等方式与家长进行交流,从多个方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为制定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提供有效的指导。还可以通过新媒体渠道给家长推送家庭教育指南,引导家长为孩子构建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环境氛围,共同促进学生的快乐成长。而在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中,高校和企业可以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相融合,共同开发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网络课程,并通过多元化的渠道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使其能够树立积极乐观的就业态度,勇于直面各种就业挑战。

  第四,除课堂之外,宿舍也是学生在学校活动的重要场所,许多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都是因为宿舍人际关系紧张、无法排解而导致的。因此,高校应重视积极宿舍环境氛围的建设,从而进一步完善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其一,高校要充分发挥宿舍管理人员的育人作用,促使其能够深入学生生活之中,与学生进行亲切的交流,了解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给予帮助,调节同学之间的矛盾,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宿舍环境氛围。其二,宿舍管理人员要对宿舍环境进行改造。在日常管理中要保持宿舍楼道卫生整洁,给学生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还可以在楼道内粘贴有关宿舍文明礼仪的标语、漫画或者各类生活小贴士,可以在无形之中加强对学生的熏陶,帮助其形成健康、乐观、积极的心理品质。其三,高校要积极协助宿舍管理人员举办多元化的宿舍活动,如最美宿舍评选、宿舍文明礼仪知识竞赛等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仅能够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娱乐生活,还能使其在活动中收获友谊,获得成长。其四,宿舍管理人员还可以在宿舍内设立心理委员,招募一批形态积极、乐于助人的学生志愿者,从而充分发挥朋辈同学的感染力量,帮助更多的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排忧解难、走出困境,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最后,高校应该为学生创建温馨、和谐、友爱的校园环境,强化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其一,高校可以主动将积极心理教育理念融入高校教育理念之中,促使各科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功能,与学生共同构建平等、友爱、互助的教学课堂,并促使其可以采取鼓励、激励、引导等教育方式,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全面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其二,高校应举办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音乐节、运动会、学术交流活动等等,并充分利用大学生社团组织,鼓励并支持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发展兴趣爱好,营造积极向上、自由发展的校园环境氛围,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够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另外,高校还可以借助外部力量资源,如主动与当地革命烈士纪念馆、红色展览馆进行合作,充分利用其拥有的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便利用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感染力加强对学生坚韧、顽强、勇敢等优秀精神品质的培养,使其能够认识到当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未来的发展;又如与地方图书馆、文化展览馆、艺术中心进行合作,可以开展各类文化交流、艺术会演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从而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社会环境以及学生在心理健康问题方面的个性差异,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策略,主动引入积极心理学理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改革,以不断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构建完善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从而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作者:李赛 菏泽学院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从家庭到社会的接力 多举措应对“老老人”照护

  • 莫让“招工医美贷”收割求职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