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年来,我国先后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 年)》、《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文件,不断完善肥胖防控政策体系。为贯彻落实全国爱卫会关于将健康体重管理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的通知要求,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学术指导单位,光明网健康频道发起“科学调控体态,构建多维健康管理”融媒体传播计划,邀请公立三甲医院重点科室专家,聚焦“饮食调控”、“慢病防治”、“科学运动”、“心理健康”、“中医药文化”与体重管理之间的关系,策划推出漫画长图和科普短视频,共同预防肥胖及相关慢性疾病,提升全民营养健康意识,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本期话题】部分超重患者已存在慢性疼痛或运动功能障碍。康复医学如何通过运动疗法帮助他们重启科学减重?
周敬滨:康复医学通过强调“循序渐进”与“适可而止”两大原则,为存在疼痛或功能障碍的肥胖人群提供科学运动指导。这不仅能有效规避运动损伤风险,更能帮助他们安全、持续地进行运动锻炼,最终实现科学减重的目标。
1.循序渐进原则:控制增量幅度
核心规则:10%增量法。 本周的运动量(如步数、时长、强度)增幅不应超过上周的10%。
目的: 显著降低运动损伤风险。
举例: 若本周日均步行10,000步,下周增量应控制在11,000步以内(而非15,000步)。后续可逐步、小幅增加至12,000步等。
2.适可而止原则:关注身体信号
核心标准:个体化疼痛管理。 最佳运动量因人而异,尤其对于已有疼痛或损伤史者。
关键判断依据是运动后的主观感受:
不引起运动当天疼痛/肿胀加重。
不引起次日疼痛/肿胀加重。
【本期嘉宾】周敬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科主任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创伤与康复重点实验室主任
从事运动损伤的临床手术、康复与基础研究。亚洲运动医学会(AFSM)执委,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常委,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分会秘书长,北京市运动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编委。
美国匹兹堡大学骨科、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骨科长期研修。
2006年获FIMS世界运动医学大会最佳论文奖,2021获得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21获得中国科协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100篇。
学术指导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品
监制
高赛 李然
策划/编导 赵希
剪辑/后期 孙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