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4 月 18 日,国家医保局于首都医科大学举办 “医保部门助力科技创新” 分享会。
会上,国家医保局有关同志首先介绍了支持科技创新的工作规划与进展。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司医药价格处处长蒋炳镇指出,我国已发布 27 批医疗服务价格立项指南,其中涉及新产品、新设备的新增价格项目超 100 余项,覆盖 “人工心脏”“人工耳蜗”“人工喉” 等关键领域。
来自北京安贞医院心力衰竭与瓣膜外科中心主任贡鸣教授、浙大二院常务副院长胡新央教授等多位临床专家,围绕 “人工心脏”、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质子放射治疗、人工耳蜗、“人工喉”、脑机接口等医疗新技术,详细阐述了医保部门在医疗服务价格立项等政策层面的有力支持,分享了临床应用取得的显著成果,企业生产研发的动态,以及患者真实的就医体验。
为切实满足终末期心衰患者治疗需求,国家医保局在心血管立项指南中专门新设辅助装置植入费、取出费等 3 个 “人工心脏” 相关价格项目,有效解决了 “人工心脏” 植入、取出关键环节的收费难题,促使 “人工心脏” 植入手术整体费用从百万元级别大幅降至 70 万元左右。4 月 1 日,天津市医保局率先落地相关政策,制定政府指导价,置入费 13000 元,取出费 6500 元。
针对听力残疾人群体,自 2025 年 3 月起,全国各地陆续执行国家组织 “人工耳蜗” 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政策,单套价格从平均 21 万元骤降至 5 万元左右。同时,国家医保局在耳鼻喉立项指南中配套设立 “人工耳蜗” 植入费、取出费、适配费等价格项目,并将畸形耳蜗作为加收项,鼓励医疗机构为复杂病情患者服务。此外,人工瓣膜器械、质子放射治疗技术、脑机接口等领域也新增了相关价格项目。
蒋炳镇表示,医保兼具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推动等多重作用。未来,国家医保局将秉持开放理念,畅通高水平新技术价格立项绿色通道,推动创新成果进入临床应用,助力新兴健康产业发展,契合群众医疗需求与临床技术进步趋势。(光明网编辑郝梦晗整理,资料来源:国家医保局网站、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