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5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
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
2025全国两会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结合履职实际
围绕民之关切积极建言献策
【栏目介绍】
紧扣“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收官节点,围绕2025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提出的“深化医改攻坚年”“公共卫生体系现代化冲刺”等核心任务,结合《健康中国行动2023-2030》最新政策导向,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光明卫生推出《2025光明网两会·健康中国追梦人》专栏。
通过对话医疗健康领域代表委员,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医药传承创新、AI+医疗等热点议题和民生话题,全景展现五年来健康中国建设成就,解析改革难点突破路径,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期嘉宾】
花亚伟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政府参事、河南省肿瘤医院二级教授
【本期观点】
近年来,我国癌症防治工作立足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社会,不断加强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为增进群众健康福祉、共建共享健康中国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的改变,前列腺癌新发病例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男性健康的一大隐患。为加快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如何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前列腺癌显得至关重要。
现状与问题
(一)前列腺癌发病和死亡人数明显增多,男性健康危害大
近年来,前列腺癌发病和死亡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02我国前列腺癌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分别是6.6万和0.4万;2022年分别增长至13.4万和4.75万,分别位居中国男性发病和死亡癌谱的第6位和第7位。其次,由于前列腺癌的起病较隐匿,且疾病发展的速度比较慢,早期基本没有症状,初诊时往往以中晚期居多,早期确诊的比例仅为30%,导致其总体预后较差。随着我国前列腺癌治疗水平的提升,五年生存率也从2003年的53.8%上升至2021年的71%,与发达国家近100%的五年生存率还有差距。
(二)前列腺癌早筛不普及,早筛可及性严重不足
研究显示,中国前列腺癌筛查率仅为17.9%,远低于日本(83%)、美国(90%)。目前欧美国家的前列腺癌PSA筛查模式有机会性筛查、组织性筛查、国家体检项目,而我国尚未建立起全国规模的前列腺癌组织性筛查。
(三)早筛技术手段成熟,成本效益高
早在1990年欧美就开展前列腺癌PSA检测,长期随访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筛查可有效降低死亡风险。 中国前列腺癌诊疗指南(2022 年版)明确指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作为前列腺癌筛查的首选方法。研究显示,前列腺癌PSA筛查在挽回生命损失方面的价值,相当于乳腺癌、宫颈癌和结肠癌的早期筛查。早期筛查具有显著的成本效益,50-65岁人群间筛查的成本效益比约为2.01。
对此,花亚伟委员建议:
(一)提高前列腺癌PSA筛查可及性,扩大筛查和早诊早治人群的覆盖面
目前癌症早筛与早诊早治模式主要有政府出资的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地方筹资的民生工程项目和公益慈善项目。为进一步减低前列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存率,建议加强前列腺癌早筛与早诊早治,提高PSA检测可及性。一是,推动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城市癌症早诊早治扩增前列腺癌筛查,由中央财政每年定期拨款,项目点免费为一定数量的前列腺癌高风险人群进行筛查,提高早诊率。二是,扩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增加前列腺健康管理,即在每年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血常规中增加PSA检测,操作简便、人员技术要求低,成本低,可行性高。三是,鼓励地方前列腺癌筛查民生工程和公益慈善项目,给予积极的政策引导和支持。
(二)建立完善国家-省-市(州)-县四级前列腺癌防治网络及质控体系
聚焦医改分级诊疗的目标,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前列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的同质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建议在国家癌症中心的指导下,依托省级癌症中心和防癌办平台,加强地市级和县级医疗机构合作,逐步构建完善的国家-省-市(州)-县四级前列腺癌防治网络及质控体系。借助四级前列腺筛查网络,加强《中国前列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培训,提升各级医疗机构对于前列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能力。
(三)加大前列腺癌防治科普教育
加强前列腺癌早筛早诊早治的宣传教育,对前列腺癌高风险人群进行癌症防治科普教育,包括疾病流行现状和早期表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意义以及晚期前列腺癌带来的严重危害等,加强公共媒体宣传,倡导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特别是戒烟限酒等,提升民众对于前列腺癌筛查的积极性和依从性,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中老年男性健康的良好氛围。
出品
监制 李然
策划 李然
制作 孙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