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远离腰椎间盘突出症,这样“坐”和“躺”才正确
首页> 疾病护理 > 正文

远离腰椎间盘突出症,这样“坐”和“躺”才正确

来源:云南网2025-02-14 15:58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已成为许多人的健康隐患。无论是久坐的上班族、长期劳累的体力劳动者,还是部分年轻人,都可能被这一疾病困扰。其实,日常“坐”和“躺”的姿势对腰椎健康影响很大。今天,我们邀请到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治疗师张云,为大家详细讲解正确的“坐”“躺”方法,远离腰椎间盘突出症。

远离腰椎间盘突出症,这样“坐”和“躺”才正确
  治疗师张云为患者做康复治疗。供图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多少种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后,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单独或连同纤维环、软骨终板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从而引发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

  根据突出程度的不同,腰椎间盘突出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膨出:纤维环膨出超过椎间盘边界3毫米,但表层完整,髓核向椎管内局限性隆起。

  突出:突出物小于椎间盘边界25%,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凸向椎管,但后纵韧带仍完整。

  脱出:髓核穿破后纵韧带,形如菜花状,但根部仍在椎间隙内。

  游离型:髓核组织完全突入椎管,与原来的间盘分离。

  Schmorl结节:“Schmorl”源于德国病理学家尤利乌斯・施莫尔(Julius Schmorl )。他对椎体相关病变有深入研究,发现髓核可经软骨终板裂隙突入椎体松质骨内这一现象。后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相关病变,即“Schmorl 结节”。

  治疗师张云介绍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成因复杂,主要包括腰椎间盘自然老化、长期积累性损伤(体力劳动、久坐等)、腰骶部先天发育异常、遗传因素,还有妊娠、肥胖、吸烟等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不良坐姿与躺姿有哪些危害?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不经意间的错误姿势可能正在伤害腰椎。常见的不良坐姿包括弯腰驼背、跷腿、交叉腿、盘腿坐等;不良躺姿则有趴睡、蜷缩睡、枕头过高或过低等。

  治疗师张云解释,不良姿势会导致腰部组织承受过大的生物力学负荷,长期累积可能引发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局部失稳等问题。例如,长时间弯腰会使脊柱后方韧带和椎间盘后方纤维承受过度负荷,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

  如何正确地“坐”与“躺”?

  人体工效学指出正确坐姿是:背部挺直,肩膀放松,双脚平放地面,每30-60分钟站起来活动一次,站起来保持放松站姿10-20秒,并结合伸展运动。

  睡姿选择:

  仰卧位:身体重量均匀分布,腰椎自然贴合床垫,压力较小。

  侧卧位:双下肢屈曲,腿间垫枕,避免腰椎过度屈曲。

  俯卧位:不推荐,因其会增加腰椎前凸和椎间盘压力。

  治疗师张云建议仰卧位配合膝枕或侧卧位配合腿间枕,同时搭配合适的枕头高度是最优的。习惯仰卧的人,其枕头高度应与自己的拳头高度一致;习惯侧睡的人,其枕头高度与自己一侧肩宽长度一致较好。

  不良姿势怎么纠正? 

  对于习惯不良姿势的人群,治疗师张云建议,首先从认知行为改变入手,要充分意识到不良姿势的危害。在日常中,可借助腰枕、膝枕等辅助工具改良姿势。同时,务必避免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尤其是久坐后,不要立即弯腰或搬运重物。此外,选择合适的座椅和床垫也很关键,肥胖人群可选择高密度乳胶垫,瘦弱人群则适合相对柔软的床垫。

  对于轻微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师张云推荐平板支撑;单腿蹲;后蹲训练;鸟-狗式(既跪在瑜伽垫,双手双膝着地,手臂、大腿与地面垂直且挺直背部。接着同时抬起对侧的手臂和腿,手臂前伸、腿后伸并与地面平行,保持背部稳定。)有氧运动(快走、游泳)等来增强腰椎稳定性。对于慢性腰痛患者可靠墙侧桥训练,对于肩关节不能耐受的患者可选择改良的侧桥运动。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离不开正确的坐姿、躺姿以及科学的生活方式。治疗师张云提醒,无论是久坐族还是体力劳动者,都应重视腰椎健康,避免不良姿势带来的累积性损伤。通过认知行为改变、姿势调整和适度锻炼,可以有效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风险,守护腰椎健康。

  云南网记者 习元喜 实习记者 申太琴

[ 责编:沈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用“最严”解食品添加剂之“忧”

  • 接纳情绪,主动化解隐性压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