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和社会完全健康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大力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培养“尚德精术、大爱无疆”的应用型护理专业人才是实现国家大健康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之一。整体护理被定义为以促进整个人的健康为目标,以护理程序为科学工作方法为患者恢复健康提供最佳护理方案的护理实践,强调“以人为本”的护理,倡导人身心、精神、环境的统一,护理学奠基人南丁格尔倡导整体护理。整体护理能力被看作满足患者健康需求提供高品质护理服务的基础保障,是应用型护理专业人才的现代岗位胜任力。
整体护理能力培养路径的指导思想
护理教育教学改革顺应国家大健康战略与临床护理岗位需求,我校的《临床应用整体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综合实践课程,开设于大三下学期,护生完成大部分专业课程学习,即将临床实习,理念、思维、知识技术整合的应用实践不足。课程组基于理念作用于思维,思维影响行为,行为决定效果构建“理念——思维——行为统一”的教学改革框架,将整体护理能力培养关键定位在帮助护生树立整体护理理念,熏陶人文精神,培养护理临床思维,逐步形成采用科学工作方法实践的行为模式,助力护生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达到整体护理理念——护理临床思维——整体护理行为的高度统一,使其较快适应临床实习的需要,达成现代岗位胜任力。
整体护理能力培养路径
重构教学内容:课程围绕教学目标打造“四主题四模块”的教学内容架构。理论四主题:整体护理核心理念、护理临床思维、科学工作方法、护理职业素养,帮助护生系统认知“临床责任护士整体护理要求”。实践四模块:单项任务、情境护理、全程护理、综合救护,帮助护生针对各种临床情景,各类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教学设计注重知识整合、技能强化,关注健康守护、人文关怀、责任担当等价值理念的植入,实现“专业知识点——思政教育点”深度融合。
改革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帮助护生具象化抽象知识,如理念学习中,通过《时间冲突》案例,让护生在患者需求与护理任务的“矛盾”中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案例生动有趣,巧妙融入人文关怀、健康守护等思政元素。情景模拟法:帮助护生深度感知职业要求,如实践模块中的入院、康复等情境护理,虚拟仿真实验的休克患者综合救护等,让护生实践人文护理、训练临床思维、明晰护理程序与规范,于潜移默化中形成“理念——思维——行为”统一,达成目标行为。团队式教学法:帮助护生在学习与实践小组中充分认识个人能力与团队合力在救护中的意义,提升护生沟通与合作能力。
组织教学活动 立足“一贯穿”:提出明确的“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专业理念,深入挖掘护理实践中人文教育点,凝练人文教学主题,将“人文教育点——专业知识点”深度融合并贯穿教学全过程。设计“角色扮演”实践:在案例情景实践中设计护士、医生、患者、患者家属等“角色扮演”,扮演患者的护生通过呈现患者的阳性症状与体征,不仅能加深其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去真切体会患者在疾病状态下的不适及需要,并以患者的视角观察同伴的护理行为。在体验后进行反馈、分享作为患者感受到的“温暖”和“失落”,分析护士给予关怀是否真切充足及改善措施。设计“人文见习”实践:通过与医院患者访谈、人文主题观摩研讨等给护生一个理解“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的真实环境,去沉浸体验、感悟临床护理人文的内涵。
“两融通”:融通各专科知识,以临床案例为载体,整合护理学基础、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急救、健康评估等相关知识,重构教学内容,建立集“视频库、案例库、习题库”于一体的整体护理实践教学资源。融通虚拟——现实,增加整体护理实践机会:开展混合式整体护理实践教学,研发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以临床情境与案例为载体,采用技术手段融合课程核心内容,将理论与人文、知识与技能、思维与判断、合作与交流融入实验项目中,弥合课堂实践教学和临床实际工作间的差距。开展“课前探究体验——课中互学共促——课后学习反思——沉浸感悟见习”四阶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临床理念思维”“护理程序”与“专业知识技能”深度融合,进行“实操演习、案例研讨、操作展示”等多维线下翻转,真实再现临床一线的实际工作情景,让护生亲自参与护理实践,促进护生学习反思,内化知识,达到“理念——思维——行为”的统一。
“三课堂”:拓展整体护理实践教学路径,建设教学实践第一课堂:建立学院与附属医院相结合的教学团队,聘请行业专家参与课堂教学,使教学更贴合护理行业新需求。建立“引导——实践——反思——再实践”环环相扣的学习过程,培养护生“全程、全面”的临床护理思维,提高整体护理能力。打造课后训练第二课堂:课后通过微信群、课程学习平台,鼓励护生发表学习感想、见习感受、难点与疑惑等,精准定位护生学习的薄弱环节,进行持续教学改进。同时,教师发布课后作业,要求护生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实践,并拍摄视频以作业形式提交给老师批阅,老师在线上及时反馈,增加组内评价,提高评价及反馈质量,保证护生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巩固学习效果。拓展校外实践第三课堂:成立护理技术技能协会,以“提高素养,突出应用,结合临床,服务专业”为理念,通过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指导护生提高人文素养,提升理论水平,规范护理技术操作流程,提高操作技能水平,近年来协会成员广泛参与社区义诊、健康宣教、家庭护理指导等志愿服务。“三课堂”联动形成了“理实融合、产教融合”的整体护理实践能力培养路径,有效驱动人才培养匹配行业需求。
整体护理能力培养的多元评价
基于学习阶段的多主体评价:依据“课前探究体验——课中互学共促——课后学习反思——沉浸感悟见习”四阶段展开评价。第一阶段基于课前任务单的完成,建立老师与小组自评机制;第二阶段课中互促,形成课程建立学生互评机制;第三阶段学习反思建立学生自评机制;第四阶段感悟见习建立临床教师评价机制。通过线上理论微课、护理实践视频的学习进度、线上主题讨论的完成度、虚拟仿真项目学习的正确度、线下实验课堂表现、见习体会、课程报告等实现过程评价;在期末进行综合急救案例处置(理念+思维+实践能力考核)的全面考核实现终末评价,评价护生的个人整体护理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
基于习得维度的多方评价:依据“理念——思维——行为”三维度整体护理实践教学评价,从护生的访谈报告,读书笔记,见习体会评价护生整体护理理念的习得;从案例讨论、案例分析、案例汇报等活动评价护生临床思维的习得;从案例模拟实践、情景角色扮演等活动评价护生整体护理能力的习得。做到了评价内容的多维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综上所述,大健康战略背景下的本科护生整体护理能力培养路径突出“理念引领”:将“以人为本”“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的理念、专业精神、素养要求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引导护生为每一位患者恢复健康贡献智慧与行动;强调“学做交互”:以案例为载体的综合实践课程要求护生学中做、做中学,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护生在护士、患者、家属视角中明晰理念——思维——行为融合,循序渐进的提升个人与团队整体护理能力;评价体现“三维一体”:从“理念树立、思维构建、行为养成”三个维度进行评价护生整体护理实践,在评价中找不足,促进护生综合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依托培养路径培养的护生在2019年全国本科护理技能大赛获华南赛区特等奖及全国银奖,课程获评省级一流本科(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立足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及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
作者 梁凯琴 广西医科大学
(202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题号:2024JGB153;项目名称:基于OBE理念的整体护理实践教学案例库的构建与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