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今年世界心脏日(9月29日)传递的核心理念是“律动不息”(Don't Miss a Beat),呼吁大家能够了解心脏相关疾病,强调心脏健康需要长期关注和日常呵护,并主动采取行动守护心脏健康。
近年来心脏病越来越年轻化。压力大、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等因素,都可能引发心脏问题。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也会成为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专家提醒,秋分过后,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心血管疾病患者,特别是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更需注意“护心”并警惕感染性疾病侵袭。
当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约3.3亿,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高莹表示,气温波动大时,人体生理调节、血管状态及基础疾病控制都可能受到影响,易诱发高血压急症、急性心肌梗死等血管事件。
想要守护心脏健康,先要弄清楚哪些因素会带来威胁。有些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是无法改变的,如高龄、家族遗传因素等。因此,大家更应该关注的是可以改变或控制的危险因素。
第一,警惕“三高”:高血压、高脂血症和高血糖。高血压会持续冲击血管壁,让血管逐渐失去弹性;血脂高会导致胆固醇等脂质斑块在血管内沉积,堵塞血管;高血糖则会损伤血管内皮。
第二,吸烟。烟草烟雾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血栓形成。
第三,超重和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不仅会让身体代谢紊乱,还会增加心脏负担。
此外,久坐不动,高盐、高脂、高糖饮食,长期过量饮酒以及精神压力,也会损害心血管系统。了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就像拿到了一张守护心脏健康的“地图”,它清晰地指明了我们需要努力干预的方向,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科学管控体重等。
守护心脏,需要我们长期管理、并且从认知迈向行动。在这个世界心脏日,让我们行动起来,守护好每一次心跳,让心跳律动不息。(内容综合自:新华社、人民网、健康中国官方公众号,记者赵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