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社会共治 消除肝炎”。由国家疾控局指导,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世界肝炎日宣传大会暨消除肝炎危害行动大会”于7月19日在京召开。卫生健康部门、学术机构、公益组织及媒体代表共聚一堂,宣传肝炎防治成就,分享防治经验,传播防治知识,探讨当前防治形势与行动路径。
【本期嘉宾】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 张文宏
【本期看点】
您多次提到“肝炎-肝硬化-肝癌”三步曲,慢性乙肝患者应该如何预防这一进程?
张文宏:乙肝患者在病毒复制和肝功能异常不显著时,往往无明显症状。这种“沉默”状态可能持续10年、20年甚至30年,但病毒会持续对肝脏造成损害,最终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中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7900万,占整个亚太地区1.66亿的一半,但接受长期管理和治疗的患者不足20%,80%的乙肝患者处于未管理状态,疾病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恶化。
我国肝癌有90%是乙肝引起的,如果通过定期检查(如每3-6个月监测),可早期发现肝癌,此时肿瘤较小(1-2厘米),治愈率高,患者可长期存活。乙肝携带者若纳入长期管理,生活与健康人无异,但若放任不管,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我们希望最终病人能够把乙肝给清除掉,现在的新药也越来越多,新药研发有望在未来十年实现功能性治愈或临床治愈(无需终身服药),但目前仍需以管理为核心。
出品
监制 高赛 李然
记者 赵希
摄像 王恩慧
后期 孙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