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饮食礼仪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推手”
首页> 资讯速递 > 正文

饮食礼仪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推手”

来源:光明网2024-04-28 11:19

  专访内蒙古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丽副教授:探寻中国饮食礼仪文化与对外传播之路

  记者:张教授您好,非常荣幸能对您进行这次采访。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和“民以食为天”的理念,饮食礼仪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您能先简单谈谈饮食礼仪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有着怎样的意义吗?

  张丽:你好。饮食礼仪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显著的独特性,它是一个国家历史文明的见证和象征。随着世界全球化和多极化进程的发展,饮食礼仪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推手”。

  记者:您提到饮食礼仪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在集体主义价值观方面,中国饮食礼仪文化是如何体现的呢?

  张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群体意识”鲜明,这与古代长时间处于农业社会状态紧密相关。在饮食礼仪文化中,虽然分餐制曾实行了至少3000年,但随着桌椅形制的革新,共餐制诞生于唐朝,流行于宋代并一直沿袭至今。共餐制更符合现代中国人“群体主义”“以和为贵”的民族性格。比如,圆桌象征着圆圆满满、和谐共融,无论是家宴还是国宴都使用圆桌。每一位客人按照一定顺次围坐,餐食放在中间共同享用,就餐过程氛围和谐融洽,主人要热情照顾每一位客人,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集体主义价值观。而西方人聚餐或宴会多采用分餐制,强调个体独立和个人空间及行为自由,与中国集体主义价值观截然不同。

  记者:在尊卑有序方面,中国饮食礼仪文化又有哪些具体表现呢?

  张丽:儒家文化形成了中国人“尊卑有序”的等级观念,这种观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饮食礼仪文化也不例外。比如座次安排要尊卑有序,敬酒要注意顺序。在中餐礼仪中,遵循席位礼仪,面门为上、以主人右边为尊为上等。同时,坚持“女士优先”原则,座次安排女主人坐主位,入座时男士主动为女士拉椅子,就餐时让女士先点菜,这既体现了尊卑有序,又体现了中国“大国包容”的情怀。而西方国家饮食礼仪在尊重个性独立的同时,比较强调个体在饮食活动中的平等性,不会受到过多“上尊下卑”礼节的束缚。

  记者: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饮食礼仪文化中是如何体现的呢?另外,您也提到了“面子”文化,这两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张丽:勤俭节约在中国饮食礼仪活动中有很多体现,比如点餐时懂得一人一道菜,吃不完的饭菜建议打包带走。但同时,中国人在饮食活动中也存在“面子”文化,这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越来越好、物质资源越来越丰富有关。在宴请活动中,宴请档次越高越有面子,宴请结束时餐食要有剩余,否则主人会觉得没招待好客人,显得没面子。不过,现在社会中这种“面子”文化残余已经越来越少了。而西方文化强调以自我为中心,追求独立的人格和个性,在饮食活动中会量力而行,大多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选择宴请档次,进餐结束付账时多选择AA制。

  记者:敬人律己是中国饮食礼仪的基本原则,您能具体谈谈在饮食礼仪中是如何体现的吗?

  张丽:在宴请时,中国人讲究面子和排场,为客人准备丰盛的美酒佳肴,菜品讲究双数、要有菜有肉有汤、讲究色香味,这充分体现了对客人的尊重。餐具中筷子的使用独具中国特色,用筷礼仪讲究手指均匀用力,不能用筷子指人或将筷子插到碗中,不能用筷子敲击餐具,取菜时不能站起夹菜,不能在盘中挑来挑去,这体现了对自己的约束。另外,饮酒礼仪也是中国饮食礼仪文化的特色之一,劝酒、斟酒、敬酒都有讲究,比如饮酒适量,斟酒不可过满,右侧斟酒,先敬长者、地位高者等,这些都体现了敬人律己的基本原则。

  记者:中国饮食礼仪教育在促进对外文化传播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您能谈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吗?

  张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民心相通、弥合文化冲突、培育共同体意识。世界各国文化不同,饮食作为一种内化的精神文化,贯穿在各国人民的饮食活动中。中国各地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已成为吸引世界各国人民前来旅游、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实现民心相通的桥梁和纽带。在对外饮食礼仪教育中,要坚持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更全面深刻地了解和理解中国的饮食礼仪文化,弥合中外文化冲突,培养共同体意识。

  二是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化进程。饮食礼仪作为世界各国人民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礼仪之一,始终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饮食礼仪文化教育是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契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饮食礼仪知识,不仅很快掌握相关词汇,还可以通过座次礼仪安排、中国筷子用法及寓意、餐具使用等内容,进一步了解中国饮食礼仪文化内涵。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极高,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增强学习满足感和获得感,进而促进学生对饮食礼仪内容的向往和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化和世界化进程。

  三是实现跨文化交际与交流。孔子学院以面向全球开展汉语教学,传播中华文化为建设初衷和使命。全球已有众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孔子学院不仅是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已成为跨文化交流和交际的“总推手”。在对外汉语文化课和设置的其它综合课程中,教师会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饮食礼仪文化向学生进行介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各个国家的学生感受中国饮食礼仪知识的同时,将中国集体主义价值观、尊卑有序、勤俭节约和敬人律己等等的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

  记者:非常感谢张教授的详细解答,让我们对中国饮食礼仪文化以及其在对外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张丽:不客气,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了解中国饮食礼仪文化,让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光明网记者 李然)

[ 责编:沈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健康科普不能离谱

  • 中国乙肝防治迈入“存量攻坚”阶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