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甜味剂认知调查显示:超8成消费者难以准确识别无糖食品
首页> 热点荟萃 > 正文

甜味剂认知调查显示:超8成消费者难以准确识别无糖食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2023-01-03 10:23

  随着健康中国行动的推进,无糖食品和饮料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但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消费者能否准确识别无糖产品?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近日开展的中国消费者甜味剂认知调查显示,超8成消费者在选购无糖食品和饮料时存在被误导的可能。

  在健康消费潮流下,市场上以甜味剂替代糖的无糖食品和饮料越来越丰富,在各品类中,无糖饮料市场渗透率最高。调查显示,近85%的消费者购买过无糖碳酸饮料,66%的消费者购买过无糖咖啡、茶饮,59%的消费者购买过无糖口香糖,而无糖冰淇淋和无糖巧克力等品类尚有待进一步开发。

  糖摄入过多,会增加龋齿、超重和肥胖发生风险。随着健康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了解到过量摄入添加糖对身体的负面影响,无糖食品和饮料成为消费者心目中更加健康的选择。调查显示,超6成消费者选择无糖产品的首要因素是“更健康”,另有近18%的消费者因好奇而选择无糖产品。

  很多消费者在选购食品和饮料时会查看标签。然而调查发现,近8成消费者通过“不含蔗糖”“0蔗糖”等标识来判断产品是否无糖,存在被误导的可能。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指出,“0蔗糖”只是不含蔗糖,不一定是无糖,消费者还需要查看配料表中是否有果葡糖浆、结晶果糖、蜂蜜、浓缩果汁、果酱等含糖配料。

  此次调查还发现,消费者对糖和甜味剂的认知较为模糊,存在大量混淆现象。例如,约7成的消费者认为糖精是糖,约6成的消费者认为三氯蔗糖、甜菊糖是糖,接近3成的消费者认为结晶果糖不是糖。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建议,应当加强公众科普宣传,指导消费者正确认读食品标签和营养标签,合理选购食品。同时,高血糖人群和糖尿病患者还应注意食品配料中可引起血糖升高的面粉、淀粉等成分,或参考医生建议选择食品。(记者孙燕明)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健康科普不能离谱

  • 中国乙肝防治迈入“存量攻坚”阶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