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AI科普长图】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慢阻肺早期难以发现?这3种情况要警惕
首页> 热点荟萃 > 正文

【AI科普长图】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慢阻肺早期难以发现?这3种情况要警惕

来源:光明网2025-11-19 10: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简称慢阻肺

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危害性大

 

2019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在我国40岁以上的人群中

高达8.2%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为加强全世界人民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识,提高全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水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组织提出设立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自2002年起,在每年11月的第三个星期三举行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纪念活动,世界卫生组织也把这一天设立为“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

【AI科普长图】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慢阻肺早期难以发现?这3种情况要警惕

 

  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存在持续性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常见呼吸系统慢性疾病。

  该病通常与显著暴露于有害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或肺泡异常有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有哪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和咳痰,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劳力性呼吸困难

  1.慢性咳嗽

  随病程发展,该病可终身不愈。患者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有阵咳或排痰。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

  2.气短或呼吸困难

  这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标志性症状,早期仅在剧烈运动时出现,后逐渐加重,最后患者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会感到呼吸不畅。

  3.喘息

  重度患者或部分患者急性加重时会出现喘息。

  4.体重下降或食欲减退

  晚期患者有体重下降或食欲减退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吸烟。

  2.长期暴露于灰尘、烟雾或化学品中。

  3.空气污染。

  4.哮喘病史或肺生长发育异常。

  5.年龄最大,患病率越高。

  如何做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日常筛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在病程早期常不易被察觉。当个体存在以下生活习惯或症状时,应警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时进行筛查。

  1.存在极端久坐的生活方式 一般来说,人体会寻找最舒服的生活方式,因此可能存在劳力性呼吸困难时,人体会不自觉地通过改变活动期望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如稍微运动后出现乏力,但人们一般不会认为自身的活动受限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相关。

  2.出现呼吸困难逐渐加重和慢性咳嗽症状 一般来说,轻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非常隐蔽,只在剧烈活动时出现,但不及时接受治疗,呼吸困难的症状会逐步加重,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呼吸困难的频率和次数越来越多,甚至静息状态下也可出现。

  3.间歇性出现肺部症状和体征 平日几乎没症状,偶尔出现咳嗽、咳浓痰、喘息、乏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最初这些症状可能在清晨出现,逐步发展至整日咳痰,痰液通常为黏液。

  总的来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是一个慢性过程,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人不在意,认为这是老了、身体不好的表现。但随着症状的日益加重,当明显察觉每次呼吸都异常困难时,肺功能已严重损害。因此,一定要警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症状,高危人群做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筛查工作。

  如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可治疗、可预防但不可治愈的疾病,长期患病对肺造成的损害是不可逆的,只能维持在稳定状态,尽量减少其他并发症发生。其治疗目标主要为改善症状、减少急性加重、改善肺功能和生存质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如下。

  1.药物治疗 为主要治疗方法,大多数患者通过使用吸入剂帮助开放气道、减轻肺肿胀,缓解症状。

  2.氧疗 病情恶化时可能需要氧疗。

  3.肺康复 运动与呼吸调整可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

  4.手术治疗 少数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通过切除肺部病变组织来减轻症状,但有时无效。

  5.改变生活方式 如戒烟、合理饮食、适度锻炼等。

  如何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除了遵医嘱坚持用药外,最重要的是改变生活方式,这也是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重要措施。

  1.戒烟 这是重中之重,无论烟龄多长、吸烟量多大,戒烟都能有效改善肺功能。如果戒烟有困难,可寻求医疗帮助。

  2.远离诱发因素 如烟气、污染、粉尘等,以免呼吸困难加重。

  3.预防感染 某些感染性疾病可对肺部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症状发作,可通过接种疫苗(如流行性感冒疫苗、肺炎疫苗等)预防,还应勤洗手、远离感染者。

  4.改善生活方式 如健康饮食、实施肺康复计划或保持锻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多种治疗方法,虽然其目前为不可治愈的疾病,但规律治疗可将疾病维持在稳定状态,并尽量减少其他并发症发生。因此,尽早发现并坚持治疗,能显著减轻疾病的影响,预防危险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疾病预后。

  保持肺部健康,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保持运动;②戒烟;③坚持用药;④注重饮食健康;⑤定期复查;⑥参与呼吸康复训练;⑦减少暴露;⑧定期接种疫苗,尤其是流行性感冒疫苗。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防,对于确诊的患者,尽早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坚持稳定期的药物治疗,同时戒烟、加强营养、适当锻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防早治,始终不晚。

 

出品

【AI科普长图】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慢阻肺早期难以发现?这3种情况要警惕

策划/制作 李然 沈甜 郝梦晗

内容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世界日”里话健康——疾病与合理用药(全二册)》

本书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主任药师 张玉

[ 责编:孙鹏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冬季出行,这份安全指南请收下

  • 如何恰当使用抗病毒药物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