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世界糖尿病日|贾伟平教授:糖尿病可防可控,需采取综合举措
首页> > 正文

世界糖尿病日|贾伟平教授:糖尿病可防可控,需采取综合举措

来源:光明网2025-11-14 14:40

  我国糖尿病患者众多,糖尿病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重要慢性疾病之一。面对这一需终身管理的健康挑战,如何科学防控糖尿病成为关键。

  在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到来之际,特别专访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主动健康战略与发展研究院院长贾伟平教授,为我们揭示糖尿病防控的长期战略,深入解读糖尿病防控“密码”。

世界糖尿病日|贾伟平教授:糖尿病可防可控,需采取综合举措

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主动健康战略与发展研究院院长贾伟平教授

  医患携手共管,科学应对糖尿病“持久战”

  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近年来,我国将保障人民健康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定不移地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强调,加快建设健康中国。

  在众多威胁健康的疾病中,糖尿病的危害不容小觑。它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对社会经济造成沉重负担。

  “在糖尿病中,2型糖尿病占据了患者总数的90%以上,是糖尿病的主要类型,其发病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贾伟平教授说。

  据介绍,在遗传因素方面,糖尿病具有家庭聚集性,若家庭成员中有糖尿病患者,其他成员患病的风险将显著增加。然而,环境因素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能量摄入过剩而运动量大幅减少,成为糖尿病高发的重要原因。“简而言之,吃得多了,动得少了,这样的环境因素改变导致了糖尿病人群的剧增。”贾伟平教授说。

  在这种背景下,糖尿病的防控成为一场需要长期坚持的“健康战役”。贾伟平教授强调,在这场“持久战”中,“医患共管”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医生要凭借专业知识,为患者提供精准的诊断和科学的治疗建议。他们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血糖水平,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方式、心理状态,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方案,助力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而患者自身同样肩负着重要责任。在日常生活里,他们需要严格控制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理平衡。实现这些目标,都离不开患者高度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强烈的健康意识。

  推动全周期综合管理,实现糖尿病防控多措并举

  在糖尿病的整体健康管理中,血糖控制无疑是核心环节。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就会引起并发症。贾伟平教授解释说,“糖尿病之所以受到高度重视,是因为其并发症的严重性。高血糖会对微小血管造成损害,影响眼底、肾脏、下肢等血管丰富的组织或器官,导致失明、肾衰竭、截肢等严重后果。”

  “因此,糖尿病的管理需采取全周期综合措施。”贾伟平教授表示,首先,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如体重管理、科学饮食和适量运动,可以有效延缓或阻止糖尿病的发生。其次,要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尽早发现无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再次,对于已诊断的糖尿病患者,除了严格控制血糖外,还要关注血脂和血压的管理,即“三高共管”。她指出,只有将血糖、血脂、血压这三项指标都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才能有效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血糖控制的目标也应有所不同。贾伟平教授进一步解释说,年轻人需要更严格的控制,以避免未来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而老年人则可以适当放宽标准,更注重生活质量和营养摄入,避免低血糖带来的风险。

  据了解,今年世界糖尿病日的口号是“了解更多,行动更多,关注职场健康”。谈及职场健康,贾伟平教授指出,当前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加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糖尿病年轻化趋势愈发显著。建议年轻人从改善生活习惯入手,增加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睡眠,加强心理交流与减压,避免熬夜及不良饮食习惯,如频繁食用夜宵、高糖饮料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糖尿病风险。

  “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你做得好,是可防可控的。”贾伟平教授如是说。

  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构建全方位糖尿病防治体系

  在糖尿病的防治体系中,基层医疗机构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基层医疗机构最贴近患者,是慢病管理最重要的阵线。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是提高糖尿病防控效果的关键。”贾伟平教授认为,一方面需要通过医联体、医共体等形式将大医院的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提升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基层医生的培训,使他们掌握糖尿病管理的最新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科学、规范的指导。

  “此外,科普教育也是基层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如讲座、短剧、动画等,向公众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提高大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全周期的糖尿病防治体系。”贾伟平教授强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双十一网售食品抽检:部分"减肥"产品含导泻成分

  • 打流感疫苗有必要吗?什么时候打最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