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脑机接口赋能康复”脑机接口学术研讨会暨脑机交互康复中心揭牌仪式在北京健嘉康复医院举行。本次活动围绕脑机接口技术的科研创新与临床应用展开深入探讨,共同见证“脑机交互康复中心”的正式成立;同时,北京健嘉康复医院联合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脑机工程研究中心正式启动“脑机接口科研合作项目”,为医院在康复医疗领域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健嘉康复医院联合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脑机工程研究中心“脑机接口科研合作项目”正式启动
新兴产业尤其是脑机接口在康复领域的应用迎来发展快车道。未来,以脑机接口为代表的前沿技术在康复临床中的实践与应用,将如何重构脑卒中、意识障碍、疑难重症等领域的医疗服务体系?记者就此展开走访报道。
助力慢性意识障碍患者认知提升
2025年被业界视为脑机接口临床应用的“破冰之年”。在康复医疗领域,北京健嘉康复医院凭借敏锐的行业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积极投身脑机接口技术与康复医疗的深度融合研究。医院汇聚了一批国内权威的脑科学专家、康复医学专家以及跨学科的技术人才,组建了专业的脑机接口康复研究团队。
脑机接口学术研讨会期间,记者与医疗行业工作者共同观摩了医院脑控康复轮椅、脑电采集康复训练等技术的现场演示,直观感受了脑机接口在慢性意识障碍、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功能重建中的实际应用场景。
演示环节,一位罹患慢性意识障碍的患者在无外界物理辅助的情况下,依靠脑机接口技术操控脑控轮椅,完成了前进、转向、停止等动作,并在医院康复大厅内连续移动。不少医疗行业工作者感慨,这一过程完整呈现了脑机接口技术从信号解码到运动执行的闭环控制机制,直观验证了新技术在恢复患者自主行动能力方面的可行性。

(图片使用已获得家属同意)
北京健嘉康复医院昏迷促醒康复中心张秀红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患者转入我院后经过系统且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后恢复意识,目前,该患者运动功能仍有障碍,但能借助脑控康复轮椅(基于脑机接口技术)在医院内活动。”
这一案例是否具有普遍性?其他慢性意识障碍患者能否借助脑控康复轮椅等高科技设备实现康复?张秀红介绍道,脑控康复轮椅是针对脑功能损伤患者研发的辅助康复设备,设备意图识别准确率不低于95%,能够精准接收并识别患者指令,保障康复训练的精准度与有效性。
其次,脑控康复轮椅可提升患者的主动参与度,帮助患者从卧床康复转变为坐姿康复,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情绪。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训练患者的视空间能力,促进患者神经功能重塑,助力患者认知能力恢复。
就普遍性而言,虽然不同患者存在个体差异,但脑控康复轮椅所采用的“控制-反馈-康复”三位一体的主动治疗模式,对于多数意识障碍患者,特别是存在运动功能障碍、需要进行神经重塑和认知能力提升的患者,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和康复价值。
创新融合提供更多元诊疗方案
脑电采集康复训练是此次活动中展示的另一项脑机接口技术,它融合了脑机接口与功能性电刺激(FES)技术,为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开辟了新路径。
演示训练时,记者留意到患者面前的屏幕上正播放着生动有趣的动画。这些画面如同一位“康复小导师”,引导患者执行特定任务。与此同时,患者头戴的专用设备开始精准采集脑电信号,并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信号快速传送至计算机,进而检测患者主动参与康复训练的情况。

活动当天技术展示,图右为脑电采集康复训练设备
脑电采集康复训练基于多模态功能性电刺激(MIFES)治疗原理,构建了双向训练模式。张秀红介绍诊治原理时强调,一方面,患者可以主动参与康复训练,凭借自身强烈的运动意图完成运动想象任务。借助脑机接口技术,刺激大脑皮层,推动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功能性重构,促使脊髓与外周神经更有效地传递运动控制信号。另一方面,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元反馈,帮助患者监控、激励和纠正运动想象,形成“中枢-外周-中枢”的闭合刺激环路。
帮助更多患者重归社会、回归家庭,是北京健嘉康复医院奋力攻克的目标。医院党支部书记兼副院长张九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脑机接口除了有助于昏迷患者、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外,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以及因脑外伤、脊髓损伤等导致肢体运动障碍或认知障碍的患者的康复治疗,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精神疾病领域,该技术对强迫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疑难病症的诊疗也具有积极意义。
鉴于脑机接口技术在康复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与积极成效,北京健嘉康复医院积极开启多场景应用探索。据医院所属总部——健嘉医疗董事长高级顾问王峰透露:“我们期望借助多场景下的技术力量,推动康复诊疗理念与技术进步,将脑机接口技术从医院场景延伸至社区和家庭,实现医学效果、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的协同发展。”
为多个医疗康复领域技术转化赋能
企业发展进程中,政府往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与推动角色,尤其在区域医疗水平提升、打造特色医疗品牌方面,政府的前瞻性规划与大力支持起着关键作用。此次活动,北京市政府特聘专家、丰台区医药大健康专班执行召集人兼主任、京华奖获得者毛山宏博士表示,丰台区将北京健嘉康复医院定位为“国际化临床研究型康复医院”。
北京健嘉康复医院积极响应政府规划,将深耕研发技术、推动康复医疗创新作为重要发展方向。除脑机接口外,医院还同步开展神经调控、智能康复与中医康复相结合等多项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如“非侵入性经颅时域干涉电刺激(tTIS)在认知及意识障碍中的临床应用”、“脑卒中患者在天轨步行训练中结合头针治疗”、“MSA(多系统萎缩)患者脊髓电刺激联合站立训练”、“阿尔茨海默症和脑卒中患者ITBS(间歇性Theta脉冲刺激)联合多种康复治疗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等,为众多患者提供更前沿、更多元的康复诊疗服务。
在与会专家和行业代表看来,北京健嘉康复医院以政府规划为引领,积极探索康复医疗创新领域的举措,不仅为患者带来生活希望,也为康复行业健康发展赋能。张九霞表示:“在国家大力推动医疗科技创新、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政策背景下,医院将紧跟时代步伐,以打造国际化临床研究型康复医院为目标,持续加大在脑机接口技术研发和应用上的投入,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为助力康复医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