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1日是世界流感日。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所有人群普遍易感。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畏寒,多伴有呼吸系统症状,如流鼻涕和干咳,有时还可导致腹泻和呕吐。
流感容易诱发和加重慢性病症状,引起继发细菌性肺炎或原发流感病毒性肺炎等。儿童、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患流感后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流感流行季,接种疫苗是建好“防火墙”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流感疫苗需要年年接种吗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全球监测结果紧密追踪流感病毒变异的情况,每年预测并推荐用于疫苗生产的毒株。各国都有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这样的研究和监测部门,常年采集医院门急诊患者的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从而持续监测流感流行强度和毒株变异趋势。因为流感病毒几乎每年都要发生变异,不同变异株所诱导的抗体对不同毒株无交叉保护作用或交叉保护弱,所以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有效预防流感的关键。
二、接种流感疫苗就不得流感了吗
秋冬季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接种疫苗是科学预防流感的核心手段。保护效果与受种者年龄、免疫功能和接种前抗体水平、疫苗株匹配情况等多种因素相关。免疫功能正常的大多数人在接种疫苗后能有效预防流感,但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免疫应答可能较弱,难以形成充分保护。另外,流感病毒的快速变异也是一大挑战,可能出现疫苗株与流行株不匹配的情形,疫苗的保护效力减弱,感染风险增加。但即便不能达到100%保护,通常也能减轻流感相关症状。
三、哪些人要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疫苗的最佳时机是在每年的流感季节开始前,通常在接种两周后产生保护作用,6~8月后抗体滴度开始衰减。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
1.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公共卫生和卫生检疫人员等;
2.60岁及以上老年人;
3.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人群;
4.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的脆弱人群及员工;
5.孕妇;
6.6~59月龄儿童;
7.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8.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
四、接种流感疫苗注意什么
接种前:了解流感疫苗的禁忌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自己不很清楚是否属于禁用、慎用流感疫苗的人群,要去接种门诊咨询医生,让医生帮您判断是否可以接种;好好休息,让身体保持在一个较好的生理状态;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了解接种门诊的分布地点,就近接种,比如北京地区可查询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接种时:避免空腹接种;向门诊医生索要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并如实填写;接种完毕,需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
接种后:保证接种部位的清洁、干燥;接种后一天内注意观察体征;如果出现持续发热等现象,可以到医院就医,并向接种单位报告。(内容来源: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公众号,记者赵希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