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 10月17日,第36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暨亚洲心脏大会202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大会以“心域无界,智向未来”为主题,吸引 58 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参会。大会在大会理事长唐熠达教授主持下,拉开帷幕。大会主席、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悦教授回顾大会发展历程时表示:“从 1989 年的百人培训会议,到如今覆盖亚太、享誉全球的万人学术盛会,长城会 36 年的成长,正是中国心血管学科实力提升的缩影。” 他介绍,本届大会设 483 个环节、1897 场讲座及 33 个国际联合论坛,“将集中展示多款新设备与中国学者突破性成果,让人工智能真正融入心血管诊疗全流程”。
国际合作成为大会核心议题。AHS 现任主席Ali Oto教授聚焦亚洲心血管健康现状指出:“亚洲多国面临共同挑战,糖尿病、肥胖等风险因素高发,城乡医疗资源差距显著,更缺乏统一诊疗指南,这使得亚洲心血管疾病负担极为严峻。”他呼吁,“唯有通过联合预防运动、建立共享研究登记系统,才能实现‘无界心血管诊疗’的目标”。ACC 主席Christopher Kramer教授则针对技术变革强调:“AI 不会取代医生,但不掌握 AI 的医生将面临挑战。” 他表示,ACC 中国分会正 “搭建跨国家、跨文化、跨医疗体系的合作桥梁,助力双方优化临床实践”。
中国智慧与方案备受关注。大会候任主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茂教授指出,尽管中国在心血管领域已取得突破,但在冠心病、房颤等关键疾病领域,国际证据占比仅 2%-3%,同时还面临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RCT)数量不足、研究资源集中于大型中心、研究者参与动力欠缺等现实挑战。为此,心血管随机对照试验协作平台明确提出“9 年完成 100 项可改写国际指南的高质量 RCT”目标,目前已启动14个临床试验项目。陈茂教授表示,期望通过整合组织协作优势,为全球心血管研究贡献更多高质量中国证据。前任主席、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袁祖贻教授详细介绍了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CDQI)教育平台的建设成效:“过去五年,CDQI平台已覆盖超 200 万专科医生,在全国建立 3500 余家医院专病中心,核心目标就是推动优质心血管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让更多群众享受到同质化诊疗服务。”学术委员会主席、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王焱教授则透露大数据建设规划:“2024年长城会期间,中国心血管大数据联盟成立,联盟设定明确目标,到 2030 年联合 100 家核心医院,构建覆盖 1 亿人口的高质量心血管专病数据库,通过数据标准化建设,为精准医疗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唐熠达教授在总结中强调:“本届大会以更开放的姿态分享新概念、新技术,多学科智慧的碰撞、人工智能与医疗的融合,推动心血管学科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这场集学术交流、技术展示与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盛会,已成为中国心血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记者 郝梦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