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从诊断难题到靶向药物突破
首页> > 正文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从诊断难题到靶向药物突破

来源:光明网2025-09-29 17:46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多数可以治愈,然而有一类新生儿,可伴随严重瘙痒、凝血异常与肝功能指标恶化。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种名为“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的罕见疾病。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一类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大约5万到10万新生儿中有1个患儿,2018年已被列入《第一批罕见病目录》。患者多在新生儿期或1岁以内发病,临床表现包括黄疸、瘙痒、血清胆汁酸(SBA)值升高、吸收不良和发育不良,其中‘进行性’指的是该病持续发展,随着病情加重,最终会导致肝脏损坏、肝衰竭,甚至需要肝移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传染感染科主任及肝病科主任王建设介绍道。

  从皮肤到肝内的“看不见的痛苦”

  在PFIC的诸多症状中,瘙痒是最困扰患儿和患儿家长的症状之一。王建设教授表示,“这种痒和普通皮肤病不一样,患者皮肤表面通常无明显异常,它是从身体内往外的痒。”王建设教授进一步解释道,“PFIC患者由于胆汁形成或排泄通路障碍,导致致痒原这些物质积聚在血液中,刺激神经引起全身性瘙痒。”这种痒感持续存在,严重时可能导致患儿皮肤抓伤、睡眠障碍、情绪焦躁等。在临床上,很多患儿往往因瘙痒症状多年辗转于皮肤科,却迟迟找不到具体病因。

  知晓率低,基因检测+临床表现已成PFIC诊断的金标准

  “诊断难是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面临的第一个难题。”王建设主任表示,目前结合症状以及基因检测结果可以有效的确诊疾病。“通常来说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三周就可以消退,如果超时还没有消退,还伴随小便发黄,或大便变白以及胆红素升高的情况,就要考虑可能是胆汁淤积症。在临床实践中,如果排除了胆道闭锁以及一些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就可以考虑遗传性家族胆汁淤积症的可能,此时就会建议患者做基因检测。”

  根据致病基因不同,PFIC目前已经有13种分型,分别为ATP8B1,ABCB11、ABCB4、TJP2、NR1H4及MYO5B等基因突变导致。作为国内遗传性肝病诊断领域的先行者,王建设教授也一直在探索PFIC的更多分型。“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些基因都筛出来,一方面是为了治疗更精准,一方面是为了预防新的患儿出生,确诊后,如果夫妇双方希望再生一个健康的孩子,就可以通过辅助生殖或产前检查技术,避免重蹈覆辙。”

  有药可医,首个PFIC非手术靶向药物上市

  过去,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度过漫长的诊断期后,许多最终仍然需要进行肝移植才能长期存活,由于肝脏的功能受限,患儿在日常还要经历难以忍受的瘙痒。“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虽然是罕见病,但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并不是一点办法也没有。”王建设主任表示。

  2025年9月27日,中国首个且唯一获批治疗PFIC的非手术靶向药物奥德昔巴特正式上市,该药于2024年12月经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6月龄的PFIC患者的瘙痒。更为可喜的是,此前该药已被纳入3个省市惠民保国内特药目录及11个省市惠民保海外特药目录,惠及罕见病患者。

  “对于PFIC的治疗,目前主要治疗手段都聚焦于发病的关键环节。”王建设主任表示,奥德昔巴特的原理就是阻断肠肝循环,正常人肝脏排出的胆汁酸有95%会在肠道中被重新吸收,实现循环利用,这样人体每天只需补充约5%的胆汁酸即可。但对于胆汁淤积症患者而言,胆汁酸从肝细胞排入胆管的过程大多出现障碍,导致胆酸淤积在肝脏内,进而进入血液。好不容易排出的胆汁酸又有95%被重新吸收,这无疑加重了肝脏排泄胆酸的负担。奥德昔巴特是回肠胆汁酸转运体(IBAT)抑制剂,可以通过阻断肠道循环,使排出的胆汁酸大部分通过大便排出体外,从而减少体内胆汁酸池,降低其毒性。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从诊断难题到靶向药物突破

  目前,以王建设主任为代表的中国肝病医生,正在逐步加深对PFIC的认知。而他也希望将这一成果分享给更多基层医生。他表示,“希望所有的医生们能够了解PFIC,新生儿黄疸很多,但如果出现PFIC的症状,我们的医生,我们的患者,可以更快的转诊到上一级医院,少走弯路。”

  面对PFIC患者的未来,王建设主任也保持乐观。“每位PFIC患者的轻重程度都不一样,较轻的患者服药后就可以完全缓解,可以一直都保持得非常好,甚至我们年纪最大的一位患者如今已经上了大学。”王建设主任分享到,长期持续的观察、不断更新的治疗,是延长PFIC病人生命,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以前我们没有药物可以治疗,现在有了,这就是历史性地一步,至于这些患者未来能不能更好一些,还需要我们进行更多的研究,做更多的努力。”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父婴室”来了,如何与职场父母育儿需求更适配

  • 莫让临期食品变问题食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