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日前,浙大口腔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吴梦婕带队,口腔正畸学科、牙体牙髓病学科、口腔修复学科、儿童口腔学科等多学科专家来到舟山市嵊泗县,通过精准帮扶赋能海岛口腔医疗发展,切实把群众所需所盼的口腔技术送到家门口。
吴梦婕一行抵达嵊泗,立即与嵊泗县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王燕等医护团队投入到忙碌的义诊,将专家号送到百姓身边。
(图片来源:浙大口腔医院)
义诊中,有不少家长带孩子来看青少年矫正干预,还有一些多学科复杂病例。
“医生,我这个牙周炎特别严重,口腔科这边做正畸的医生担心矫正后牙根露出来,但是我这个牙不正畸也不行,让我今天过来看看专家。”今年25岁的小王从青春期开始牙周条件就比较差,因为正畸过程中可能导致骨开窗的风险,一直没办法下决心治疗。
吴梦婕分析,还是需要进行正畸干预,咬合紊乱严重影响健康,她安慰小王,牙周炎不是正畸的绝对禁忌症,可以先系统控制牙周炎症,再通过精确的“控根移动”技术最大限度预防骨开窗。如果真的监控到骨开窗的可能,还可以启动PAOO手术作为安全保障,在安全前提下实现矫治的预期目标。
嵊泗县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常务副院长李少剑说,这一次浙大口腔医疗队专家组的组成,其实是前期与口腔科充分沟通后结合嵊泗的群众口腔健康所需所盼“定制”的,像嵊泗的儿童、青少年与老年人群相对较多,口腔专科医师数量较少,因此此次专家队伍里有口腔修复学科张正仪、口腔内科中心沈晓艇、牙体牙髓病科王颖、儿童口腔学科施莹等医生,从口腔科发展实际结合出发,结合群众需求切实补短板、强特色。
一位现场的刘大伯说,出一趟岛不容易,在家门口就能看病是老百姓的心愿,希望这样的义诊多一些。
在嵊泗县人民医院口腔科,专家们发挥所长开展临床带教和技术指导,为嵊泗县口腔科青年医护设计了系列能力提升活动,将前沿理念和先进技术输送到嵊泗,也搭建了嵊泗县口腔科与浙大口腔合作促进的桥梁。
吴梦婕以“牙周加速成骨在正畸治疗中的作用”为主题,从典型的临床病例出发,系统阐述了牙周加速成骨技术在正畸治疗中的具体应用与显著成效,对相关操作要点和治疗思路进行了提炼与总结,提示了基层医师在对牙周条件不理想的患者开展正畸治疗前应额外关注把控细节、降低风险。
张正仪分享了在松软牙槽嵴无牙颌老人的全口义齿修复过程中,关于制取印模与确定颌位关系的临床心得体会,并以一位就诊的无牙颌高龄老人为例,现场实操了全口义齿的试戴演示,一一详解垂直距离的调整、水平颌位关系等技术难点。
“这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嵊泗县人民医院口腔科胡泽辉医师表示,岛上老人对全口义齿需求很大,虽然自己也做过几例,但是有些患者义齿固位不佳,有些患者带完义齿反复疼痛,这次经过张主任的指导,原来还有很多细节可以再改进,收获很大。
2023年5月,浙江省进一步深化“山海”提升工程,推动浙大口腔等5家省级医疗卫生单位组团式帮扶嵊泗县三家医院,紧扣“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帮扶主线全面推进“山海”提升工程,管理、医疗、人才培养等多维落实组团式帮扶,联合“无疆域互联网医院”与省域口腔医学党建协进网、质控与预防同质化管理网格等,全力支持嵊泗口腔医疗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以“沉下去”的务实举措打通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群众“家门口”,真正让群众的健康有“医”靠、就医有便利、心中有暖意,不断提升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