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出台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文件。《健康中国行动(2019 - 2030年)》与《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 - 2025年)》明确提出了提升全民口腔健康水平的具体目标与行动路径,为口腔健康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此背景下,光明网卫生频道联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共同策划推出系列科普短视频,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专业的口腔健康知识传递给广大民众,为提升全民口腔健康素养注入新的活力。
【节目嘉宾】
傅柏平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全国第四届“白求恩式好医生”
2023年度浙江大学好医生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美学专委会常委、浙江省口腔医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副会长等。曾参编《口腔修复学》《口腔材料学》等教材,发表论著百余篇。
专业方向:从事口腔修复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擅长口腔美容修复、口腔种植修复和咬合重建修复。
【节目看点】
通常说“老掉牙”,就是随着年龄增长,牙齿掉落,这是全身衰老的一种表现。那出现这种全身衰老的表现,是不是要及时修复呢?
牙齿缺失后,首先会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咀嚼功能降低,消化负担会大大增加。其次,咀嚼过程能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可减少老年痴呆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老年人缺牙以后要及时修复。
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口腔健康卫生意识的提高,“老掉牙”应尽量去避免、延迟。但要是已经掉了牙,那该怎么办呢?现在通常有几种修复方法。
一是全口无牙的情况,所谓的全口义齿能够修复;
二是部分牙缺失,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做可摘局部义齿,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活动义齿;
三是牙齿条件好的情况下,还可以做传统的固定桥。
现在还有一种这几年比较成熟的修复方法,即种植牙。不过种植牙修复要求全身身体状态好,且口腔里面的骨量要足够,满足这些条件才可以种植。
指导单位
出品
记者 李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