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5年9月20日是第37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副主题是“减糖控体重 护牙促健康”。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出台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文件。《健康中国行动(2019 - 2030年)》与《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 - 2025年)》明确提出了提升全民口腔健康水平的具体目标与行动路径,为口腔健康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此背景下,光明网卫生频道联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共同策划推出系列科普短视频,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专业的口腔健康知识传递给广大民众,为提升全民口腔健康素养注入新的活力。
【节目嘉宾】
傅柏平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全国第四届“白求恩式好医生”
2023年度浙江大学好医生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美学专委会常委、浙江省口腔医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副会长等。曾参编《口腔修复学》《口腔材料学》等教材,发表论著百余篇。
专业方向:从事口腔修复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擅长口腔美容修复、口腔种植修复和咬合重建修复。
【节目看点】
我们生活中的饮料种类繁多、丰富多彩。许多饮料虽口感甜润,但实则是酸性的,其PH值大多在3~4左右。在这样的酸性环境下,牙齿很容易出现脱矿现象,甚至引发酸蚀症。
不恰当的饮用方式,比如小口慢饮,像喝茶那样,一会儿喝一口,一天下来,口腔环境就会始终处于酸性状态。在持续的酸性环境中,牙齿会被腐蚀,导致脱矿。我们所说的酸蚀症,再加上细菌感染,就容易引发龋病。
日常生活中的气泡苏打水也是酸性的,而通常没有气泡的苏打水是碱性的,矿泉水则接近中性。我们日常喝的饮料,PH值通常只有三点几,就连鲜榨的果汁也是酸性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喝饮料绝对不能小口慢饮。
要是你喜欢喝饮料,喝完以后必须漱口,可不能一整天都沉浸在喝饮料中,这对口腔健康极为不利。
指导单位
出品
记者 李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