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5年9月20日是第37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副主题是“减糖控体重 护牙促健康”。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出台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文件。《健康中国行动(2019 - 2030年)》与《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 - 2025年)》明确提出了提升全民口腔健康水平的具体目标与行动路径,为口腔健康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此背景下,光明网卫生频道联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共同策划推出系列科普短视频,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专业的口腔健康知识传递给广大民众,为提升全民口腔健康素养注入新的活力。
【节目嘉宾】
施洁珺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正畸学科主任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博士,浙江省首批“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带头人,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颞下颌关节病学及合学专委会常委,浙江省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主任委员等。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基金项目、浙江省基金等科研项目。
专业方向:对严重儿童牙列畸形、颅面发育不良与成人美观隐形矫正等疑难病例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专注颞下颌关节与咬合功能重建多学科联合诊治。
【节目看点】
很多家长会注意到孩子下巴短小、后缩,侧面看脸型像“小鸟嘴”,医学上我们称之为“小下巴”或“下颌后缩”。它不仅影响面容,也可能伴随呼吸或咀嚼等功能性问题。
“小下巴”的形成部分与遗传有关,但更多与儿童期口腔不良习惯密切相关,如长期口呼吸、频繁吮指、咬唇等,都会“干扰”下颌骨的正常发育,加重后缩。家长若发现孩子有类似表现,不必过于焦虑。下颌后缩的干预效果与年龄密切相关,越早介入,越能利用颌骨生长潜力,建议先从帮助孩子戒除口腔不良习惯入手,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与评估。必要时,可在孩子生长高峰期配合使用功能性矫治器进行辅助引导。科学的早期干预不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孩子长远的呼吸健康与口腔功能。
指导单位
出品
记者 李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