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
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主题为“德馨于行,技精于勤”。
为此,光明卫生特别策划《医言医行》系列报道,聚焦中国医生群体“言”与“行”的辩证统一。“医言”是入学誓言的庄严、诊室承诺的温暖、自我规诫的严谨;“医行”是听诊的专注、手术的精准、急诊的奔赴,是用坚守将“说过的话”变成“做到的事”。
值此医师节之际,我们走进医者日常,见证他们以言立信、以行践诺的故事,在 “德馨于行,技精于勤” 中感受对生命的敬畏与职业的忠诚,共同书写尊医重卫的时代篇章。
本期,我们走进北京妇产医院,记录产科副主任医师赵蓉的从医之路。她以精湛医术为盾,以温暖仁心为灯,在生命起点书写守护奇迹,诠释新时代医者的使命担当。
点击海报,聆听医者心声
【本期医者】 赵蓉
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从事妇产科专业工作十余年,主要从事妇产科常见疾病及各种妊娠合并症的诊治,擅长高危妊娠的管理、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等常见妊娠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胎儿发育异常、产前诊断及宫内治疗,如羊膜腔穿刺等胎儿产前诊断及治疗,围产期保健及产后康复。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著5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主持多项市局级课题,参与多项国自然及部级课题,《妇儿健康导刊》编委及审稿专家。
生死时速:四分钟的生命争夺战
急诊呼叫的尖锐鸣响撕裂了夜班的宁静。一位产妇突发胎盘早剥,生命体征急剧恶化,出血汹涌。母婴两条生命悬于一线。
赵蓉医师的回应没有片刻迟疑。她瞬间进入一种高度专注的“战斗”状态,脚步急促却精准地冲向病床。作为经验丰富的产科医生,她深知胎盘早剥的凶险:产妇失血性休克、胎儿窒息甚至死亡,都可能发生在瞬息之间。
时间就是生命。赵蓉迅速完成病情评估,指令清晰下达:护士建立静脉通路、紧急备血。同时,她俯身向面色苍白的产妇解释必须立刻进行剖宫产的生死攸关。电话通知家属、协调行政总值班代为紧急签字、启动全麻手术预案、呼叫手术室及儿科团队火速支援……一系列指令在她口中快速而有序地流转。没有等待,她和护士推着病床在走廊里飞奔,病床轮子与地面摩擦出紧迫的节奏,直奔手术室。
无影灯下,空气凝固。赵蓉的目光如炬,双手稳定而迅捷。切开、止血、暴露、娩出……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与死神争抢着毫秒。从确诊大出血到胎儿成功娩出,仅仅四分钟。当新生儿那声宣告胜利的啼哭响起,当产妇汹涌的出血终于被控制住,赵蓉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松弛。汗水浸湿了她的鬓角。
术后的日子,赵蓉的身影每日出现在产妇床边,细心查看伤口愈合,温和询问身体感受。后来,产妇抱着健康活泼、白白胖胖的孩子回到医院,眼中含泪,声音激动:“赵医生,是您硬生生把我和孩子从死神手里抢回来的!这份恩情,我们记一辈子。”一张温馨的合影定格了这一刻——劫后余生的母亲、懵懂的孩子,和被她们紧紧簇拥着的赵蓉,笑容里是医者最深的满足。
心灵处方:驱散恐惧的温柔良方
初产妇小王(化名)蜷缩在病床上,临产的未知像厚重的阴云,压得她失眠、崩溃,情绪几近决堤。
赵蓉敏锐地捕捉到这份无声的呼救。她没有匆匆走过,而是自然地坐到床边,如同熟稔的家人。“别怕,”她的声音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分娩是自然赋予我们最伟大的过程。我会一直在你身边,我们一起迎接宝宝,好吗?” 没有高深的道理,只有朴素的陪伴和坚定的承诺。
从产前耐心指导拉玛泽呼吸法,到分娩过程中全程紧握小王颤抖的手,一遍遍用温和而坚定的声音为她加油鼓劲,赵蓉用温柔织成了一张无形的网,稳稳托住了小王的恐惧,陪她度过了分娩最艰难的时刻。
当健康的婴儿平安降生,小王恢复得很快。出了月子,她便迫不及待抱着孩子“回娘家”——赵蓉的诊室。“赵医生,您啊,不光是孩子的‘守护天使’,更是我的‘定心丸’!”小王脸上洋溢着幸福,看着怀中的宝贝,“瞧他多健康可爱,太感谢您了!”照片里,小王比着胜利的手势,孩子天真的笑脸,与赵蓉温暖的笑容辉映,无声诉说着医患之间那份超越技术的情感连接。
精准护航:高危妊娠的生命守望
42岁的张女士,高龄怀孕,叠加高血压、糖尿病,整个孕期如同在布满暗礁的险滩航行,危机四伏。
赵蓉为她量身定制了严密的产检方案。每一次会面,从精细的饮食处方到药物剂量的谨慎调整,从血压血糖的严密监控到胎儿发育的细致评估,赵蓉事无巨细,一丝不苟。一次常规产检,张女士的血糖骤然飙升,警报拉响。赵蓉没有拖延,连夜协调内科专家会诊,迅速调整治疗方案,为母婴安全筑起又一道防线。
分娩日,赵蓉全程严密监控,高度戒备着任何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最终,在周全的准备下,张女士通过手术顺利诞下健康的宝宝。产后复查,张女士特意带来一面锦旗,上面绣着八个大字:“情系产妇,无限爱心”。怀抱可爱的孩子,她声音哽咽:“赵医生,这一年多亏了您精心的照料。我这个‘高危’妈妈,也能拥有这份圆满的幸福,真的……太谢谢您了!”那面锦旗,是对赵蓉精湛医术与深沉人文关怀最凝练、也最厚重的褒奖。
人文关怀:温暖就医照亮生命旅途
赵蓉深知,产床上的女性,承受的远不止身体的阵痛。焦虑、担忧、无助,常常如影随形。她的巡房节奏,常因倾听产妇的倾诉而放慢。一句幽默的宽慰,往往能瞬间缓解病房的紧张气氛。新手妈妈小李因涨奶疼痛难忍,加上产后情绪波动,独自垂泪。赵蓉一边娴熟地指导通乳技巧,一边轻声细语地安抚:“别着急呀,这是喂奶路上必经的小考验。来,我教你,很快就能过去。”这份熨帖的关怀,让小李铭记于心。一年后,当她再次怀孕,喜悦地找到赵蓉要求加号时,她说:“赵医生,上次生大宝多亏了您!有您在,整个孕期都特别安心踏实,产后恢复也好,这才有勇气要老二。这次,说什么也得再找您!”
仁心传承:永不熄灭的提灯之光
在年轻医生们的眼中,赵蓉就是一部活的“产科百科全书”。她查房时有个习惯:现场铺开纸笔,用红蓝铅笔迅速勾勒出分娩机制图,清晰标注产道与胎头的位置关系,将抽象理论化为直观影像。每月固定的“高危病例复盘课”上,她会将那个惊心动魄的四分钟抢救案例,抽丝剥茧般拆解成6个关键决策点,每一个判断背后的逻辑与风险,都毫无保留地传授。
“医学,究其根本,是爱的科学。”这是赵蓉常对学生们说的话,“我们左手紧握的是技术,右手捧着的,是人心。”这份理念,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经她培训的百余名规培生和基层医生,如今像种子一样播撒在全国各地,传递着这份对生命的守护。
后记:
医师节前夕,赵蓉的诊室里悄然多了一道风景——出院的产妇们寄来的宝宝照片,一张张笑脸贴满了墙面。从手足无措的新手妈妈到风险重重的高龄产妇,赵蓉医师用她过硬的专业、不竭的爱心与非凡的耐心,为无数家庭点亮了通往幸福的光。
这或许,正是对医者赵蓉最恰切的注脚:以仁心为舟,以仁术作桨,在生命奔流不息的长河中,摆渡希望,温暖人间。
主编 高赛
策划 沈甜 李然 郝梦晗
记者 沈甜
设计/制作 郝梦晗
光明卫生策划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