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夏季高温潮湿,食物易受诺如病毒、弯曲杆菌、非伤寒沙门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污染,食用隔夜饭菜、生或未煮熟的肉蛋、生鲜蔬果及乳制品等,是导致腹泻高发的重要诱因。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田雨提醒:当患者出现口渴、皮肤干燥、眼窝凹陷时,说明已经发生脱水。对于轻度脱水的腹泻患者,可通过口服补液治疗纠正。我国《成人急性感染性腹泻诊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中指出,轻度脱水患者及无临床脱水证据的腹泻患者也可正常饮水,同时适当予以口服补液治疗。水样泻及已发生临床脱水的患者应积极补液治疗,尤其在霍乱流行地区。口服补液盐应间断、少量、多次,不宜短时间内大量饮用,口服剂量应是累计丢失量加上继续丢失量之和的 1.5~2.0 倍。这对于儿童、老年人和体弱人群尤为关键。共识同时提及肠黏膜保护剂和毒素吸附剂 - 蒙脱石散。此外还有微生态调节剂 - 益生菌和中医药制剂的合理使用。"蒙脱石散作为应用广泛的治泻药物之一,其第一款药用产品思密达自上市至今已有50年历史。值得注意的是,为更全面应对腹泻带来的脱水风险,思密达品牌近期也推出了口服补液盐产品。可见在面对腹泻时,结合脱水程度评估,及时补液与合理使用对症药物进行治泻同等重要,共同构成科学应对腹泻、维护肠道健康的关键措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钟雪梅补充 :腹泻病是我国儿童常见病及5 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腹泻病因包括感染、营养不良、被粪便污染的水源,也可以人传人,而不良个人卫生习惯会加剧人际传播。营养不良或免疫功能低下儿童以及艾滋病毒感染者的生命最易受到腹泻威胁。对多数人而言,严重脱水和体液流失是腹泻死亡的主要原因”。若腹泻患儿出现精神萎靡、烦躁易怒、口唇干燥、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等症状,提示已存在轻至中度脱水。世界卫生组明确“口服补液盐,特别是低渗透压配方,是一种经证实的可挽救腹泻儿童生命的治疗药物。如果出现严重脱水或休克,可能需要静脉输液。同时补充锌剂,继续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包括母乳)等”。《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指出“目前循证医学的证据显示口服补液方法与静脉输液一样有效,口服补液是急性感染性腹泻有效及性价比最高的治疗方法”。国家《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诊疗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也强调“口服补液与静脉补液疗效相当,是预防和治疗轻、中度脱水的首选方案”。规范还提及合理用药黏膜保护剂-蒙脱石散,补锌治疗,微生态制剂-益生菌和中医药治疗需辨证论治。如果患儿频繁、大量腹泻,频繁、严重呕吐,口服补液服用量不足、脱水未纠正,或严重腹胀,提示口服补液可能失败,需调整补液方案。建议家长带孩子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