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夏季健康隐患多 89.9%的受访者有健康防护意识
首页> 热点荟萃 > 正文

夏季健康隐患多 89.9%的受访者有健康防护意识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5-08-11 10:13

  夏季高温、暴雨来袭,“烧烤模式”与“桑拿蒸笼”双重夹击,热射病、基孔肯雅热等疾病也威胁着公众健康。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热射病(57.0%)、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54.6%)、暴雨汛情后的疾病隐患(53.2%)是受访者认为最需警惕的三大夏季健康风险。面对这些健康隐患,近九成(89.9%)受访者有健康防护意识。

  夏季健康不可忽视

  8月4日,四川成都的90后张晓雪在户外骑行一段时间后,感觉发热、头晕,结束运动后许久身体依然感觉不适。根据自己的症状,她服用了一点中成药,第二天身体有了明显的好转。后来刷到医院的科普视频,张晓雪才发现自己原来是“中暑”了。“如果不是刷到科普视频,我还一直以为自己是普通的风寒感冒。”

  “夏天最要警惕的是高温和上火。”39岁的陈书韵来自山东。她发现,一到夏天,家里人就总容易上火,长口腔溃疡。她的丈夫在铝厂上班,生产一线发电机旁边的体感温度可以达到50-60摄氏度,工人很容易中暑。“他们单位有时候也会发绿豆汤给员工解暑。一线工人都很辛苦,今年的热射病不容小觑。”

  今年夏天,最需要警惕的健康风险有哪些?调查显示,热射病(57.0%)、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54.6%)、暴雨汛情后的疾病隐患(53.2%)是受访者认为最需关注的三大夏季健康风险。其他还有:心脑血管疾病突发(50.3%)、海鲜变质、隔夜菜中毒等饮食风险(45.2%)、车内儿童窒息中暑风险(45.1%)、“情绪中暑”(易怒/暴力倾向升温)(29.7%)等。

  陈书韵从很早就开始关注养生了,尤其是饮食调理方面的内容,比如怎么通过健康吃喝度过三伏天,怎么通过食疗让人体更健康等。这个夏天,她在社交媒体上了解到祛湿汤的做法,还专门据此网购了食材,“把这些材料一包一包地配好,夏天煮水喝还挺解渴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宋蕊提醒,夏季除了要重视热射病、老年人突发的心脑血管疾病之外,还要注意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其中虫媒传染病主要包括蚊媒传染病和蜱媒传染病。现在环境绿化好,树荫下、草地里可能会出现携带一些病原体的蜱虫和蚊子,公众需要警惕,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花小钱+微习惯=大健康”

  张晓雪家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家庭大扫除。因为家中养了狗,每次遛完狗后她都会及时做好清洁和消毒,也会给手机等贴身物品及时消杀、定期更换手机壳。今年夏天,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流行也让她更加注重防蚊:及时关闭门窗、做好纱窗的维护、日常出行喷好防蚊液。“我觉得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小习惯’,花小钱+微习惯=大健康!”

  为防止夏季食源性疾病,张晓雪还特别注重厨具的清洁和烘干。除了在做菜过程中做好菜品的清洁外,也会特别准备生熟食分开的砧板,冰箱里的食物也会密封保存、定期清理,“很多疾病都是由于卫生问题引起的,整个家庭环境卫生了,疾病自然就远离了”。

  除此之外,张晓雪还觉得保持锻炼习惯非常重要,在饮食方面也要做到营养均衡,这样遇到疾病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抵抗能力。

  数据显示,面对夏季健康隐患,89.9%的受访者有健康防护意识。具体来说,61.2%的受访者会选择冰箱生熟食分层存放,56.9%的受访者为老人孩子配备了智能手环监测心率/体温,56.6%的受访者会随身携带防暑驱蚊包。其他还有:车内放置安全锤(55.7%)、接种蚊媒传染病疫苗(39.6%)等。

  近日,全国多地出现暴雨汛情。宋蕊提示,暴雨过后是卫生问题的高发期,肠道感染的风险会更高,要特别注意。为防止病从口入,首先要注意手卫生,做好手部的清洁与消毒;其次要注意食品安全,除了在烹煮食物的过程中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外,还要预防食品变质过期的风险。“公众有一个误区,认为冰箱是一个非常好的储存柜,实际上冰箱也会引起相关病原体的交叉感染,因为冰箱里也会有一些适合生存的细菌,要尽量用独立的保鲜盒让食物相互隔离。冰箱里的食物过了保质期也得及时清理,同时要给冰箱定期做清洁。”

  另外,宋蕊还表示应避免食用隔夜菜,将剩菜反复加热,因为这样不仅会残留细菌,还会有亚硝酸盐中毒的风险。要吃多少做多少,保护胃肠健康。

  受访者中,00后占10.9%,90后占51.2%,80后占30.7%,70后占6.1%,其他占1.1%。一线城市的受访者占37.2%,二线城市的占39.3%,三四线城市的占18.5%,县城或城镇的占3.9%,农村的占1.1%。(记者 吴欣宇 实习生 邵钰倩)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假医生乱象:父亲生病第一时间去直播间问"专家"

  • 专家:防蚊灭蚊要多管齐下做到“防灭结合”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