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文本规划”到“治理革新”:大型公立医院“十五五”规划的范式跃迁
首页> 资讯速递 > 正文

从“文本规划”到“治理革新”:大型公立医院“十五五”规划的范式跃迁

来源:光明网2025-08-07 11:55

  作者:管仲军 赵国光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作为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公立医院在未来五年,应如何进行战略规划和学科建设?

  笔者认为,在这个历史交汇点,大型公立医院必须回答一个根本命题: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公立医院以何种范式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转化为可感可及的健康福祉,如何深化践行“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推动优质医疗服务供给模式持续改进,如何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贡献度?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以下简称“宣武医院”)作为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将这一命题从“健康中国”的高度、“双中心十大水平定位”的要求去审视,深刻认识到:规划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基建+床位+学科+资源”等等的线性叠加,而是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的系统性重塑。通过系统回答“为何规划、何以规划、如何规划、何固规划”这四个问题,坚持问题导向,运用创新思维,拿出破局举措,在接续奋斗中实现医院“十五五”规划从“文本规划”到“治理革新”的范式跃迁。

  为何规划:以时代方位把准发展航向

  顺应时代要求,服务国家战略。立足时代发展,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这就要求大型公立医院在规划编制中充分考虑时代要求和阶段特征,积极适应新变化、新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和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且呈现多样化、异质性增强的特点,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高质量发展这个核心主题进一步升华,数智赋能场景进一步优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深化,经济运营倒逼“提质增效、降本增效”压力增强,医学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将放在医院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化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成为战略任务,保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同时,一定要形成特色和优势,对医院的功能定位、服务模式、治理机制等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大型公立医院必须用变革的思维科学编制“十五五”建设发展规划,才能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竞争中赢得主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编制“十五五”建设发展规划,公立医院要坚守功能定位,坚持规划愿景,明确规划步骤路径,重点规划任务目标,核心规划指标举措,践行“有所不为有所为”“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关注发展资源可得,在强化软实力的过程中,孕育锐实力,寻求竞争性突破和硬实力的提升。

  抓住主要矛盾,明确发展重点。对标“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大型公立医院仍面临“三个不相匹配”的突出问题:一是顶尖人才密度与国家战略需求不相匹配;二是科研空间承载力与医学科技创新策源地使命不相匹配;三是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的功能完善不相匹配。这些问题构成了大型公立医院的主要矛盾,即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学科、动力、资源的需求与供给不足、配置失衡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与思想观念、工作能力、生涯发展、利益诉求不适应、不匹配的矛盾。因此,编制“十五五”发展规划,应该更加关注以改革思维和制度创新解决或者缓解主要矛盾,让“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次诊疗、每一项科研与日常管理中。编制“十五五”建设发展规划,公立医院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扭住“学科+人才”这个“牛鼻子”,在优化硬实力的过程中,培育巧实力,促进资源整合,释放协同效能。

  强化使命担当,打造综合实力。大型公立医院作为国家医疗卫生体系的核心力量,在保障人民健康、推动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及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肩负不可替代的使命。在新的历史方位中,需进一步强化公益性导向,精准锚定自身在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切实扛起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责任。一方面,聚焦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筑牢守护民众生命健康的防线;另一方面,积极融入健康中国行动,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向基层延伸,促进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均衡发展,彰显社会责任与担当,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编制“十五五”建设发展规划,公立医院要在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锐实力不断调整发展过程中达到新高度和新平衡,形成医院的综合实力,持续强化使命担当。

  何以规划:以健康价值锚定发展路径

  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为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注入政治坚定之力。公立医院要细化为“十五五”学科建设、资源布局、重点任务、绩效评价刚性指标;纵深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把“上医治未病”理念贯穿流程再造,凸显大型公立医院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作用,积极投身于基于健康价值的整合型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中,以坚定政治忠诚勇担护佑人民健康的时代使命,夯实健康中国建设的思想根基。

  洞察医学模式演进规律,以宏阔视野、系统思维为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注入改革发展之力。公立医院要精准洞察医学模式与健康内涵演进的深层逻辑与根本指向,深刻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卫生健康方针的深远影响,以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驱动体系由“医疗服务”向“健康服务”跃升,推动服务重心适应人口老龄化,慢病、多病、共病等现状,实现预防、诊疗、康复、健康管理一体化闭环;坚守“坚定自信、保持定力、团结协同、开放办院、增强活力、接续奋斗”精气神,扎实落地“调整、协同、巩固、开放、提高”五大举措,重塑学科发展新格局,提升医院履行功能使命的品质,为健康中国打造可持续的系统样板。

  洞悉科技创新发展趋势,以战略视野、前沿思维为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注入创新驱动之力。广大医务工作者要以战略视野、前沿思维,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嵌入“十五五”核心任务。大型公立医院要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国家战略,聚焦医院特色、优势学科核心技术等“卡脖子”环节,集中攻关,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依托医教研产一体化平台,打通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业应用全链条,推动医院由服务主体升级为创新主体与枢纽;以创新管理思想、创新学科方向、创新型人才梯队为支点,构建一流研究基础、学术产出、成果转化与医院文化,为健康中国注入持续涌流的硬核创新力量。

  如何规划:以改革创新思维构建发展格局

  使命战略:以国家任务校准五年航向,在“两个加快”中锚定发展新坐标。宣武医院清醒地认识到“十五五”是百年变局与国际交流挑战交织的关键五年,是健康中国行动纵深推进的攻坚五年,更是医院由“国家队”迈向“研究型医院和现代化医学中心”的发展格局定型五年。规划必须将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功能全面落地、房山院区建设、建院70周年承前启后三条主线写入总纲;将医学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放在医院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将“大综合、强专科、强专病”功能定位细化分解为学科、空间、服务、功能、创新“五大格局”2026—2030年定型节点;将“六个宣医”“高质量发展十四个维度”转化为可测可评、刚性约束的重点任务和指标体系。规划不是另起炉灶,是接续奋斗,是对“十四五”断面的纵向接续与横向对标:院内聚焦技术高度、运行效率、患者体验,院外对标国家队坐标、全球神经科学版图、中国老年医学引领、首都发展定位,由此确立“2030年格局定型”“2035年体系完善”“2050年全面建成研究型医院和现代化医学中心”三级递进目标,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坚守历史耐心,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

  制度战略:以治理革命重塑制度范式,在改革攻坚中激活资源新动能。面对“资源不足、患者分流”双重压力,“十五五”时期必须将制度供给置于战略优先序。院党委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全面理解、深刻把握、精准实施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以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充分保障院长及其管理团队、专家委员会职责与权利的落实,院长依法行使法人治理权,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形成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现代医院治理体系,保障医院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坚持DRG/DIP支付改革、质量安全底线、创新成果转化“三位一体”绩效指挥棒,将“提质增效、降本增效”纳入科室预算与个人绩效考核;坚持“创新引领、任务导向、项目带动”的资源配置逻辑,把领军人才、团队建设、空间扩容、设备升级、信息化建设打包成年度项目库,经费、编制、政策“三单联动”,让有限资源精准支持学科高峰、服务高地、创新引擎建设。通过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把改革势能转化为前进动能。

  学科战略:以高峰工程抢占未来赛道,在特色差异中锻造竞争新优势。学科承载着医院的功能使命,是医院发展的基石。“十五五”时期医院坚持“神经科学+X”“老年医学+X”双轮驱动,实行“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基础学科”分类建设、分级管理:重点学科冲刺国际前沿,优势、特色学科打造专病中心,基础学科支撑医院功能使命,以创新和技术引领发展新专业方向、布局交叉融合。同步实施“领军人才+团队”雁阵计划,一人一策、一队一 平台、一领域一基金;扎实推进西城院区“腾笼换鸟”、房山院区智慧化样板、雄安宣武医院协同示范、三个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共同发展;打造医学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三螺旋”协同新范式,贯通基础研究—临床试验—产业应用全链条;布局院企联合实验室、共享数据库和交叉人才池,以“点、线、面”系统生态释放几何效应,塑造医学科技自立自强新优势;构建面向京津冀、辐射全中国,放眼全球国际视野的神经科学协同创新网络,以多边项目、高端论坛为载体,持续放大中国声音、宣医方案。通过差异化、特色化、协同化路径,实现学科能力与患者需求、国家使命、全球趋势同频共振、同向发力,让“宣医标准”成为“中国标准”,让“宣医方案”走向世界舞台。

  文化战略:以宣医精神凝聚磅礴力量,在价值共识中涵养发展新气场。医院加强文化体系建设,锚定“中国特色、行业特征、首善标准、医院特点”目标,将“两中心、三强化、三满意”作为建设目标:以患者为中心、以职工为中心,强化患者需求回应、强化职工关爱、强化特色塑造,全力实现政府满意、患者满意、职工满意,终极追求定格为“敬畏生命、尊重健康”;推动价值观从“认知”到“认同”再到“践行”,让“诚勤严精、上善若水、达人达己”的医院精神内核转化为医院管理和职工日常言行和行动自觉。医院党委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常态化作为改进作风标尺,把“部门履职能、岗位履职责”作风改进清单化融为具体工作。通过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勇于担当的干部队伍,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专家队伍,精益求精、温暖仁爱的职工队伍;通过关心关爱机制,缓解专家职工生涯与生活双重压力,让全体宣医人以更昂扬的精气神奔向2028年建院70周年、“2030年格局定型”的历史节点,用宣医精神书写新时代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宣医篇章。

  固基战略:以体系工程筑牢发展底座,在补短强弱中夯实跃升新基点。要深刻认识“十五五”规划是医院管理经营理念观念、治理工具手段需要转变,既要突出重点、彰显特色,更要通过内部改革调整、工作方式转变、资源配置方式重构等实现建设发展规划升级,因此,推动“体制机制变革、政策制度创新、学科结构重构、激励约束高效、管理经营有力”是医院发展规划的核心主题。固化、重构、完善医院功能使命的物质载体至关重要,“十五五”规划要扭住“十四个”维度的关键,即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备、功能定位发展规划科学匹配、临床医学学科体系、领军人才和专家团队、学术水平和声誉、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体系、医疗服务体系、教育教学体系、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体系、医院文化体系、信息化支撑引领体系、智慧管理与运营体系、安全与基础运行体系、党建引领保障体系。这十四个维度共同构成支撑医院高质量发展格局的物质基础和核心根基。

  何固规划:以党委领导、院长负责铸牢引领保障

  以党委领导、院长负责锚定规划战略方位。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党委领导引领观念更新与认识深化,将“十五五”规划置于百年变局与健康中国的宏大坐标中精准定位。要以更宽广视野洞察学科演进、国际竞争与人民健康需求,以更高远见识把握现代医院治理规律与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确保规划方向、目标任务始终与国家战略、首都发展同频共振,为医院发展筑牢思想根基与战略指引。

  以党委领导、院长负责破解规划制定实施梗阻。推动医院“十五五”规划实施落地,必须以胸怀全局的担当扛起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重任,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破除资源约束与机制障碍。通过强化党委统筹力、院长及其管理团队的执行力、部门协同力、支部攻坚力,牢固“全心全意依靠全体职工”的理念,以硬实力夯基垒台,以软实力培根铸魂,以巧实力破局开路,以锐实力把舵定向,全力推动“两个加快”“实力宣医”增高、加宽、拉长。

  以党委领导、院长负责强化规划实施评估纠偏。把党委领导、院长负责贯穿规划编制与实施全周期,将资源统筹、监测评估、宣传引导深度嵌入PDCA闭环管理。通过把“科室工作、学科发展的难点就是党支部工作重点”“医院工作难点就是党委工作重点”固化为制度,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形成以“医学生产力-生产关系”为中心的实力演进上升,推动研究型医院与现代化医学中心建设不断取得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成果。

(作者分别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党委书记、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研究员,党委副书记、院长)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两部门发文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编制

  • 国务院食安办部署加强暑期、汛期食品安全工作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