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每年5月的第三周被设立为“全民营养周”,今年的主题是“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全民行动”。
近年来,我国先后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 年)》、《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文件,不断完善肥胖防控政策体系。为贯彻落实全国爱卫会关于将健康体重管理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的通知要求,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学术指导单位,光明网健康频道发起“科学调控体态,构建多维健康管理”融媒体传播计划,邀请公立三甲医院重点科室专家,聚焦“饮食调控”、“慢病防治”、“科学运动”、“心理健康”、“中医药文化”与体重管理之间的关系,策划推出漫画长图和科普短视频,共同预防肥胖及相关慢性疾病,提升全民营养健康意识,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本期话题】遇到急性运动损伤,如何第一时间进行科学救治?有哪些误区需要避免?
误区1:立即热敷或按摩
热敷会加速血液循环,加重肿胀;按摩可能加剧软组织损伤。
正确做法:扭伤后冰敷20分钟,48小时后视情况热敷。
误区2:强行活动或继续运动
认为“忍痛坚持”能恢复更快,反而可能导致韧带撕裂、骨折移位等二次损伤。
误区3:随意使用药酒或红花油
药酒含活血成分,急性期使用会加重出血和肿胀。
误区4:忽视疼痛,盲目按揉
若出现剧烈疼痛、畸形、无法活动或负重,需立即就医排除骨折或韧带断裂。
误区5:过早恢复高强度运动
损伤后需遵医嘱逐步康复训练,过早运动易导致慢性损伤(如习惯性扭伤)。
【本期嘉宾】周敬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科主任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创伤与康复重点实验室主任
从事运动损伤的临床手术、康复与基础研究。亚洲运动医学会(AFSM)执委,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常,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分会秘书长,北京市运动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编委。
美国匹兹堡大学骨科、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骨科长期研修。
2006年获FIMS世界运动医学大会最佳论文奖,2021获得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21获得中国科协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100篇。
学术指导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品
监制
高赛 李然
策划/编导 赵希
剪辑/后期 孙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