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5月18日,第五届中国白茶大会期间,多项政和白茶科研成果重磅发布,为政和白茶产业提质增效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戴伟东博士团队首次从政和白茶中分离出“老白茶酮”,该成分在清除脂溶性自由基方面效果显著,相关研究成果已申请发明专利。福建农林大学孙威江教授团队通过代谢组学分析发现,政和白茶在贮藏过程中,微生物参与了24条挥发性有机物转化途径,鉴定出23种特征香气成分,其中β-紫罗兰酮、α-亚麻酸等6种成分对陈年白茶独特风味形成起关键作用。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发布的五年质量安全跟踪研究显示,政和白茶中茶多酚含量均值达28.7%,高于国家标准20%;茶氨酸含量均值4.2%,较其他产区白茶高15%,这与其独特的土壤条件(速效磷含量0.097%)密切相关。研究还发现,可可香与坚果香、烘烤香呈正相关,而与甜香、草本香存在拮抗效应,这一发现指导茶企优化萎凋温度曲线,使高端茶成品率提升8个百分点。
目前,政和县已建成中国白茶城智慧茶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整合300余家茶企数据,实现从茶园管理、加工生产到市场流通的全链条数字化监管。平台上线以来,帮助企业降低库存周转天数12天,物流成本下降18%。此外,依托福建农林大学政和白茶研究院,建立“品种-工艺-风味”数据库,收录2000余个茶叶样本数据,为精准定制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林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