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 正文

柔光济世 精研为明

来源:宿迁网2025-05-19 16:03

  医学世家传薪火

  闫俊茹出生于医学世家,家中祖父、表哥等多名亲属从医。2005年从九江医学院毕业后,她考入河南科技大学攻读眼底病方向研究生,师从魏菁教授。最初立志内科的她,在导师指引下发现“眼底就是眼科的内科”,这里既有抽丝剥茧的逻辑魅力,又有需要在显微镜下进行毫米级的精准操作。慢慢的,在导师的影响下她沉下心来,在眼底病领域深耕十八载。

  因在校成绩优异,毕业后她被留在河南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工作,开启了与复杂眼底微世界博弈的职业生涯。

  严师麾下炼细节

  初入职场时,一次病例汇报因数据模糊遭科主任严厉批评,从此养成“死磕细节”的习惯:患者数量、病症、检查结果、用药反馈等数据她都悉数记录,随时应对查问。

  一次科室定期培训中,她主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综述》课题时,主任一连三问,“为什么会更新分级标准,更新有怎样的意义,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凭借其充分准备,她在台上从容应答。虽然年轻医生对主任又敬又怕,但在主任的影响下,她对自己要求也越来越高。她说,只有和每一个细节“死磕”才不会被问倒!正是这种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闫俊茹逐步练就“问不倒”的专业底气。

  与疑难杂症正面交锋

  她慢慢发现只有对每个细节了然于胸,才能从患者描述的碎片中拼出诊疗线索,“真正的诊疗思维,藏在每一个细节背后。”

  一天,一位40多岁男性患者突发视野缺损,表示“视物不清而且中间一块是黑的。”起初怀疑是双眼玻璃体积血,在她的再三追问下,该患者表示近年来视力逐年下降,看东西越来越困难。她捕捉到“逐年下降——并非突然性眼疾”,凭借其专业敏感度闫俊茹怀疑是MacTel病。为了进一步确诊,她让患者做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果不其然,发现黄斑区血管增殖明显,确诊为罕见黄斑毛细血管扩张症(MacTel)。由于患者右眼视力已损伤严重,玻璃体切割手术后也难以恢复良好的视力,左眼将成为他维持视力的唯一用眼。她连夜查阅国际文献制定“抗VEGF药物+神经营养”联合方案,最终为患者保住右眼0.1,左眼0.3的残存视力。

  对于高度近视患者的眼底手术,闫俊茹说这类患者眼球如同薄壳鸡蛋,稍有不慎就会“塌方”,实施手术必须像排雷一样精准。记得面对60岁1200度超高度近视患者,被查出白内障四级核合并黄斑前膜,她顶着白内障四级核与黄斑增殖膜的双重风险,果断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黄斑前膜剥离”联合手术。手术中,她以比头发丝细十分之一的器械剥离增殖膜,术后患者矫正视力从0.02跃升至0.8。那名患者及其家属对她感谢不已。

  正是怀着这样的敬畏心,她治疗的复杂病例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患者信赖她的医术。

  从“医者”到“师者”的担当

  闫俊茹表示,那时候经常一周里四五天不能回家。早上8点上班,她通常7点10分就到医院,带着学生一起查房,和病人以及病人家属沟通病情,调医嘱、换药。到了出门诊时间,赶到诊室接着看病人。门诊、特检、跟手术、写病例、值夜班、带学生……那个时候像个陀螺一样连轴转地忙。

  越是这样忙碌,她越是讲究效率。经常,学生们和她说,“闫老师,今天咱们值夜班,病历留着晚上写吧!”闫俊茹却坚持“白班清病历、夜班授理论”。晚上,她一面讲授理论,一面通过典型病历为学生讲解分析、指导临床诊治、病历书写,修改作业等。她认为,教书不止于三尺讲台,既被唤作一声老师,就该担负起育人的职责,就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从“治病”到“愈心”的博士进阶路

  向下扎根专业,向上追逐梦想。2023年,闫俊茹顺利考上天津医科大学眼底病方向博士,师从国内眼底病大咖李筱荣教授。导师李筱荣教授的教诲让她醍醐灌顶:很多时候,眼底病很难实现完全治愈,能够追求达到临床治愈就已经是最理想的状态。因此,需要医患双方共同设定一个更合适的目标——临床治愈,来达到一个平衡。

  为了让病人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更好地配合她的治疗方案,她将复杂的医学概念转化为生活化表达。她为高度近视患者讲解时,用“相机底片损伤”比喻黄斑病变,强调“修复需要连续治疗”;为老年患者讲解手术时,以“清除眼睛里的杂草”类比增殖膜剥离,让患者秒懂治疗原理;面对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或需要长期注射的患者,会为他们绘制“视力爬坡曲线”,标注各治疗节点的预期效果。一位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近乎失明的教师,经她3个月治疗视力恢复至0.5后感慨:“您不仅医好了我的眼睛,更教会我怎么和疾病谈判。”

  医患携手共筑临床治愈之桥

柔光济世 精研为明

闫俊茹博士正在为患者重塑光明

  “患者关注主观感受,医生聚焦客观指标。只有架起沟通的桥梁,才能让双方在‘临床治愈’目标上达成共识。”闫俊茹总结道。

  博士毕业后,闫俊茹加入湖北普瑞眼科医院。她想在眼专科医院为更多眼疾患者带去光明和希望。

  很多时候,连病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眼球在顽疾下死里逃生。前不久,闫博士接诊了一名眼外伤病人。他是一名建筑工人,因击打操作不慎,一枚铁片飞溅入眼内。检查发现,这枚铁片穿透角膜进入玻璃体腔。闫博士为患者行角膜裂伤缝合、外伤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取出、玻璃体切割联合球内异物取出及玻璃体注药(抗菌)手术,以预防感染。经过治疗后,该名工人从险些失明的视力恢复到0.8。该病人表示,“那时候,我只对医生说,只求能看得见(还有一家老小要养活),啥手术都不怕。真没想到医生的技术这么好,还能有0.8的视力。”

  刚柔并济书写医者仁心

  能够给患者带来光明,这是作为眼科医生莫大的安慰。同事们都说,不管遇到多么焦急的病人、多么复杂病症,闫博士总是本着“以柔克刚”的方式、方法将其化作“绕指柔”,最后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认同。

  在这位“光明使者”身上,温柔与力量从来不是对立面:她用春风化雨的耐心抚平患者眼底的惊涛,又凭沉着冷静的操作在手术台上与失明危机紧张博弈;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织就医患信任之网,又以学者的锐利劈开疑难杂症的迷雾。正如她办公室里那盆绿植,柔蔓蜿蜒却执着向上,每一片新叶都朝着光的方向生长。(何璠)

柔光济世 精研为明

  

  闫俊茹 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医院协会眼科管理分会委员

  河南省康复医学会视觉与眼病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会员

  天津医科大学眼底病方向博士,师从国内知名眼底病专家李筱荣教授。河南科技大学眼科学硕士,曾在河南科技大学附属医院(综合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担任医院教学工作、眼科规范化培训秘书及研究生秘书。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第一作者在国家级核心杂志发表论文数篇,《国际眼科杂志》优秀审稿专家。

  擅长:黄斑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等复杂眼底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白内障、青光眼的诊治及前后节联合手术治疗眼科复杂疾病。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净化血液治百病?这是个陷阱

  • 食品安全要经得起“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