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合理用药、科学管理,更多淋巴瘤患者可实现长期有质量生存
首页> > 正文

合理用药、科学管理,更多淋巴瘤患者可实现长期有质量生存

来源:光明网2025-05-09 13:53

  淋巴瘤是一种源于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型,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更为常见。随着现代化进程推进、诊断水平提高、检出率增加等因素,该病的新发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据了解,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发病率最高的侵袭性恶性淋巴瘤,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约30%至40%,相比于其他淋巴系统肿瘤预后较差,约40%-50%患者经过一线治疗后仍有复发风险。滤泡性淋巴瘤同样是我国B细胞淋巴瘤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具有反复复发与难以治愈的疾病特征。

合理用药、科学管理,更多淋巴瘤患者可实现长期有质量生存

  “淋巴瘤可以侵犯身体的任何部位,且临床表现多样。”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肿瘤中心生物治疗科副主任医师刘洋介绍说,淋巴瘤的常见表现症状包括无痛的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发热和体重减轻。淋巴结肿大可能发生在颈部、锁骨、腋窝、腹股沟等体表部位,病灶如果在体内深部也可能压迫邻近器官,还会引起相应不适、疼痛等表现。发热、盗汗、消瘦、乏力等也可能是淋巴瘤的症状。正是因为早期症状不典型,所以该病也容易漏诊。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密切追踪和随访病情的变化,可以有效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淋巴瘤的发病时间具有一定的年龄阶段性,大约1/2淋巴瘤发生于65岁以上人群,1/3发生于75岁以上人群。近年来,随着65岁以上人群的增加,淋巴瘤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逐步增加。

  刘洋大夫指出,二十年前,对于淋巴瘤的治疗主要是依赖化疗和放疗,具体方案取决于淋巴瘤的类型、分期和预后因素。本世纪初,随着科技不断进步,靶向药物单克隆单抗的出现让淋巴瘤治疗跨入新时代。近5年来,淋巴瘤治疗有了飞跃式的进步,不断有双特异性抗体、CAR-T细胞疗法、ADC药物、小分子靶向药等创新药及创新疗法的出现,让患者获得了更多治疗机会和更好的预后,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也大大得到提高。这些创新疗法,开启了淋巴瘤治疗的新纪元。作为医生,手中有了更多“武器”对抗疾病,也是非常高兴和振奋的。通过合理用药、科学管理,越来越多淋巴瘤患者实现了长期有质量生存,甚至有了治愈的可能。

  刘洋大夫认为,患者的信任对于医生来说尤为重要,只有双向奔赴,才能收获更大。“记得我们应用新疗法的患者,就是因为对我们充分信任。”刘洋告诉记者,当时那位患者前期的治疗效果不好,但我跟他说,我们有种新治疗方法,你愿不愿意试试,他义无反顾地说“刘大夫,你就试”。还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女患者,我们也是问她愿不愿意试试新的治疗方法,她说:“我都这个样子了,你们有什么新方法尽管试”。在这样的信任中,我们备受鼓舞,必将全力以赴。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收获了经验,疗效越来越好,越来越多患者治愈。希望未来通过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让更多患者获得新生。

  刘洋大夫提醒,尽管淋巴瘤发病的确切原因仍尚不明确,但一般认为与感染、免疫、环境因素和遗传有关。因此,要避免感染和提高免疫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无痛性淋巴结的持续肿大、长时间疲乏、消瘦,需要提高警惕,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帮助。

  此外,刘洋大夫还强调,对于淋巴瘤患者治疗中出现疗效不佳、复发的情况同样不少见,更不应该放弃治疗。因为越来越多的新疗法、创新药物以临床研究的形式正在进行,比如解放军总医院生物治疗科就有CAR-T细胞和免疫治疗相关的系列研究,患者可以前往专科进行咨询、了解研究入组的相关信息。(林洪)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记者手记:你好,“12356”心理援助热线

  • 国家食安风险评估中心:警惕产气荚膜梭菌污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