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提示 警惕产气荚膜梭菌污染
首页> 热点荟萃 > 正文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提示 警惕产气荚膜梭菌污染

来源:中国经济网2025-05-09 11:03

  5月7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预防产气荚膜梭菌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风险提示》(以下简称《提示》)。

  《提示》称,近期,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陆续接报多起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提示》介绍,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广泛分布于污水、土壤等环境及人和动物肠道中。产气荚膜梭菌既有“荚膜”护体,又可产生“芽胞”休眠,可以抵抗高温、冷冻、高压等各种环境不利条件,待到适宜的生存条件时,便可结束休眠状态,繁殖产毒。

  产气荚膜梭菌具有异常迅速的生长繁殖能力,可分泌多种毒素,不同毒素可引起特定的疾病和症状,临床症状表现为腹泻、腹部痉挛性疼痛、胀气,每日腹泻次数可高达十余次,水样便或稀便,伴腐败性恶臭,呕吐、恶心、头痛症状较少见,一般不发热。重症者有虚脱、痉挛、意识障碍及肠出血、坏死等症状。潜伏期一般为2—36小时,症状多于48小时后缓解,除老幼体弱者外往往预后良好。

  《提示》提醒,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食源性人畜共患病致病菌,可通过污染鸡、鸭、猪、牛、羊等动物性食品经食物链传播给人,夏、秋季节高发。我国高危食品以学校和单位食堂及宴会供应的批量烹饪肉类食品为主,包括鸡、鸭和肉酱(汁)等,高危因素主要为烹饪不彻底、缓慢冷却、生熟交叉污染。

  如何预防产气荚膜梭菌污染?《提示》介绍,预防产气荚膜梭菌污染的关键是“充分加热、快速冷却、避免污染”。肉类等高风险食品需彻底煮熟,确保中心温度≥70℃,并持续1分钟以上;在室温下存放不得超过2小时,应及时低温冷藏,大量烹饪的食品应分装为小份,快速降至4℃以下,再食用时应彻底加热;避免生食与熟食交叉污染,厨具应洗净消毒后使用,注重厨房卫生。(记者朱晓倩)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六部门联合出击!综合治理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

  • 父母教养行为如何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