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3月21日,多学科慢病体系与能力管理项目“大咖面对面共话健康”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整合医学学会主办,诺和诺德公益支持,活动聚焦多学科协作下的慢病管理创新模式,共同探讨科学减重与健康产业发展的前沿课题,邀请到专业医疗、医疗美容等多领域的领军专家,旨在为行业提供新思路、新方向。
活动现场
减重政策推进,探寻国人健康之美新方案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慢病防控和体重管理成为热门话题。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显著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并改善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还提到,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70.5%,并且已知肥胖与200余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减肥市场规模已突破700亿元。体重管理已经成为慢性病预防与全民健康的重要举措。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吴艳教授
“医生们不仅推广瘦身概念,更要寻求科学有效的减重方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吴艳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诺和盈)的减重适应症已经在国内上得到应用,其基于糖尿病领域的经验也为体重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数据支持。“医美医生应结合市场需求,帮助消费者做好体重管理,进一步实现变瘦变美的目标。我们要通过跨学科讨论,探索塑造国人健康之美的新方案。”她说道。
中日友好医院代谢中心医生聂云韬
中日友好医院代谢中心医生聂云韬以“量”与“质”的视角,分享了综合减重治疗的前沿成果。“对于血糖、血脂和血压异常的患者实现大幅度减重目标困难重重。”他表示,临床数据显示,司美格鲁肽2.4毫克可实现减重15%-17%并维持2年,体重减轻以脂肪质量减少为主,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聂云韬介绍,作为新型减重药物,能够显著改善心血管代谢风险因素,预防和改善肥胖相关并发症,同时改善躯体功能和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肥胖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目前该肥胖管理方法已被纳入多个国内外相关指南推荐,但需严格遵循适应症要求。
线下线上相整合,塑造健康管理全产业链
茉莉真香创始人晓东认为,中国医疗美容机构需要从服务型向知识咨询型转变。以往我国的医美机构更多是提供差异化和专业化的服务,而忽略了问诊环节以及术后周期的管理。当前中国医美形体雕塑市场增速迅猛,其中仍以吸脂手术为主流方式,不过未来医美产业的核心发展将围绕健康消费转变,而减重和健康的相关话题也将持续成为网络流量的热点。
资深医美运营院长沈婷则结合丰富的运营经验提出,以往机构的塑形设备循环率低,且效果有限,因此可复购和广联合在运营中非常重要。对于机构来说,GLP-1受体激动剂诺和盈的针剂是一款工具性产品,可以显著降低成本,并为消费者带来体态、面部轮廓、肌肉状态的整体变化,机构可以通过粘性管理培养用户的忠诚度和信任度。
京东健康医药事业部数字营销部负责人范静分享了以数字化手段撬动聚焦健康产业全链路增长。她谈到,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和消费升级,线上医疗关注度增加,电商市场增速迅猛。目前,京东已有超过5000万用户存在减肥需求,其中,司美格鲁肽产品占据了77%的市场份额。为此,京东健康与诺和诺德公司战略合作通过线上平台开展减重门诊、健康减重学术专区,为用户提供健康教育、社群管理及用药推荐等服务。
在活动的圆桌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围绕“医美流量生态重构,打造从专业医疗到用户心智闭环”的话题展开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