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5年3月21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了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题:“睡眠健康,优先之选”。这是世界睡眠日主题活动引入我国的第25周年,旨在唤起全社会对睡眠健康的重视。
睡眠的重要性:健康生活的基石
睡眠,作为与生俱来的特殊生理功能,贯穿人生的始终。良好的睡眠不仅能帮助人体休整躯体机能、恢复精力与精神,还在不同年龄段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少年儿童拥有健康睡眠,可以促进身心发育,增强学习能力;中青年的健康睡眠能够消除疲劳,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老年人的健康睡眠则有助于延缓衰老,减少疾病的发生。此外,睡眠还与生理心理活动紧密相关,深刻影响着医疗、生产、交通、国防等诸多领域。国际睡眠组织更是将睡眠、营养和锻炼并列为健康生活的三大基石,其中睡眠更是“基石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睡眠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睡眠障碍与认知损害、内分泌紊乱、心脑血管损伤、免疫力低下、新陈代谢阻抑、抑郁焦虑等健康问题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睡眠时间短的人患冠心病和死于冠心病的风险是对照组的1.48倍,中风的可能性是对照组的1.15倍,儿童睡眠时间短更容易肥胖。但与此同时,良好的睡眠可以抵御感染和炎症的发生发展,延缓慢性重大疾病的加重,平缓心理创伤,是人体最好的补品。
国民睡眠现状:挑战与希望并存
中国睡眠研究会基于15万人以上的可穿戴数据调查发现,国民开始注重夜间睡眠时长,但仍存在熬夜现象。目前,我国人群夜间平均睡眠时长为6.85小时,较去年增加了6分钟,但入睡时间却推迟到了00:18,较去年晚了17分钟。与此同时,国民午睡时长有所增加,72%的人群午睡时间超过30分钟,较去年增加了9%。一线城市的人群午睡时间多为30 - 60分钟。
此外,社交类运动使睡眠主观满意度更高,规律运动人群的综合睡眠质量高于很少运动人群,且普遍有着早睡早起的规律作息。然而,超重肥胖形势不容乐观,亟需加强干预。肥胖人群入睡晚、睡眠时长较短、清醒次数偏多,睡眠质量较低。
中国睡眠研究会的行动与成果
在中国科协的指导下,中国睡眠研究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提高公众的健康睡眠意识。每年,研究会都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世界睡眠日”系列科普活动,通过组织大型公益活动,对公众进行睡眠知识科普宣传和睡眠疾病义诊咨询。这些活动不仅普及了健康睡眠知识,还促进了睡眠医学学科建设和睡眠产业的发展,为改善公众睡眠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在全国落地实施一批为民服务实事项目,其中包括重视睡眠、开设门诊、重视减肥、加强运动。这一举措进一步凸显了国家对睡眠健康的重视和支持。
未来展望:开启睡眠健康新时代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睡眠健康是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重大慢病、保障身心健康、实现美好生活的优先之选。我们呼吁全社会了解睡眠健康的重要性,并采取行动。通过科学的睡眠管理、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有望开启一个全新的睡眠健康时代,让健康睡眠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优先之选。
让我们共同关注睡眠健康,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为了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从今晚开始,优先选择健康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