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5年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全面行动 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 终结结核”。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俗称“痨病”。结核病可发生在人体除头发、指甲以外的任何部位,80%以上的是肺结核(结核病变发生在肺、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等部位)。
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是肺结核的主要可疑症状,出现这些症状须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切勿拖延,以免延误病情,导致病情加重,增加治疗难度和传播风险。
结核病能治疗好吗?
抗结核治疗需要至少6个月,规范全程治疗,绝大部分可以治愈。一旦治疗不规律或不彻底,极易发展为治疗难度大、治疗费用高的耐药肺结核。
因此,规范治疗至关重要,患者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坚持完成整个治疗疗程,切勿自行停药或减量。
肺结核是如何传播的?
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排出含结核菌的飞沫,在空气中水分蒸发后变成体积更小的带菌飞沫核,周围人吸入带菌飞沫核可受到感染甚至发病。
在家庭、学校、工厂等人员密切接触的场所,如果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发现不及时,易引起结核病聚集性发病。
诊断结核感染要做哪些检查?
诊断结核感染的方法有结核菌素皮肤实验、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抗原皮肤试验和γ-干扰素释放实验。前两种方法通过观察前臂注射结核菌抗原后皮丘硬结和/或红晕大小,后者通过检验血液白细胞对结核菌感染的免疫记忆,来判断机体是否曾感染过结核菌。前两种方法的优点是价格低廉,尤其适合大规模结核感染筛查,但需要面诊医生两次。后者仅需要采一次血,但价格较高。
发现结核感染后,一般还需要进行胸部影像检查排除活动性结核病,才能最终诊断为结核感染,以免把结核病误判为结核感染。只有结核感染实验室检查阳性,同时影像学检查没有发现异常才能诊断为结核感染。如果结核感染实验室检查阳性,同时影像学检查存在异常,应进一步进行疾病的鉴别诊断。(内容综合自健康中国官方公众号、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公众号,记者赵希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