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3 月 19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相关情况。会上,针对春季常见过敏原及防护措施,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蒋荣猛进行了解答。
蒋荣猛指出,春季万物复苏,过敏原较多。常见的过敏原包括柏树、杨树、梧桐、桉树等产生的花粉颗粒,这些花粉颗粒小且飘散远,容易引发过敏。此外,家中的尘螨、宠物皮屑和霉菌等也较为活跃,是常见的过敏原。
容易过敏的人群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有家族过敏史的人群,如家族中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或湿疹患者;二是免疫功能尚未成熟的儿童和青少年;三是经常熬夜或压力较大、免疫功能紊乱的人群;四是长期暴露在过敏原环境中的人,如在污染空气或花粉树木环境中工作的人。
为预防春季过敏,蒋荣猛建议易过敏人群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外出防护:尽量躲开花粉高发时段,根据当地花粉监测数据合理安排出行。外出时佩戴口罩、护目镜,穿长袖衣服,避免皮肤暴露,开车时关闭车窗并开启内循环。回家后及时洗头洗手,若鼻部不适,可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
2. 居家防护:花粉高发时段关闭门窗,定期清洗床单、被褥、窗帘,保持家居环境清洁,必要时清洁地毯。
3. 药物预防:过敏症状较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在花粉高发季前 2 至 4 周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预防。
4.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酒精。
5. 脱敏治疗:对于明确单一过敏原且症状严重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的脱敏治疗,治疗周期通常为 3 至 5 年。
春季过敏高发,易过敏人群应提前做好防护准备,合理规避过敏原,若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资料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公众号“健康中国”,光明网编辑郝梦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