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邢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三科的王振海、何润之、李霄鹏专家团队成功完成了一例细胞级荧光导引技术辅助下的儿童高级别脑胶质瘤手术。该手术在术中手持显微镜EndoSCell®的辅助下,实现了肿瘤最大化安全切除,为患儿的健康带来了新希望,也为脑恶性肿瘤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范例。
患儿为一名9岁男童,住院前26天出现右侧头顶部间断性胀痛,伴有恶心和偶发呕吐症状。在当地医院行头颅CT检查发现右侧大脑半球内存在病变,疑似肿瘤占位性病变。为进一步诊治,患儿转至邢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三科,进一步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显示右侧顶叶区域占位,毗邻脑中央功能区,考虑高级别胶质瘤可能性较大。经专家团队评估后,决定为其实施开颅手术治疗。
胶质瘤是常见的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占比约40%~60%,其中高级别胶质瘤虽然相对较少,但却是儿童最常见的肿瘤相关死因,5年生存率仅为20%。手术的目标是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切除肿瘤、减少肿瘤的占位效应,并获得足够的组织用于病理学诊断。由于儿童脑部正处于发育阶段,胶质瘤的位置往往较为复杂,毗邻诸多重要的神经及血管结构,这给手术带来了一定挑战。
该患儿手术中,在完成瘤体显微镜下全切除并充分止血后,王振海主任应用EndoSCell®细胞级荧光导引技术对术区切缘染色后进行详细检查,扫查发现手术切缘局部存在高密度核异型细胞残留,随即对该部位进行扩切,并再次应用EndoSCell®扫查,发现仍有高密度核异型细胞残留,于是再次进行扩切。第三次应用 EndoSCell® 扫查切缘,术野内已无异常瘤细胞,实现了功能区恶性肿瘤镜下全切。
术中EndoSCell®细胞图像如下:
第一次扫查:切缘局部有大量高密度核异型细胞残留。
第二次扫查:局部胶质增生,同一区域仍有高密度核异型细胞残留。
第三次扫查:同一边缘区域无异型细胞核,且分布均匀。
相较于其他仅在组织被切除后离体才进行的肿瘤评估检测系统,EndoSCell®在组织切除期间为检查瘤腔提供了实时在体的细胞级荧光导引,帮助医生术中直接裸眼看到高清、实时、动态的细胞图像,从细胞层面辨别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从而实现细胞级的最大化安全切除。
术后,王振海主任评价道:“细胞级荧光导引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在手术中更清晰、准确地识别肿瘤残留细胞,改善了以往凭借经验和传统手段判断切缘的情况。这次借助该技术,我们每一次扩切都更有把握,大大提升了手术的精准度。”何润之副主任则表示,得益于该技术的细胞级成像,在切除靠近功能区的肿瘤组织时,应用EndoSCell®扫查可以实现安全前提下尽可能多的切除肿瘤组织,降低肿瘤复发率,同时保护神经功能。李霄鹏医师进一步补充道:“对于儿童患者,他们的神经功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任何细微的损伤都可能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现在我们可以做到细胞级的精准切除,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更有保障。 ”
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为患儿带来了新生的希望,也标志着邢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在脑肿瘤精准治疗领域迈上了新台阶。细胞级荧光导引技术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手术在识别肿瘤残留方面的局限,有望提升脑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水平。未来,邢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三科将继续探索和应用前沿技术,为更多患者提供精准、高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