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5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
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
2025全国两会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结合履职实际
围绕民之关切积极建言献策
【栏目介绍】
紧扣“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收官节点,围绕2025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提出的“深化医改攻坚年”“公共卫生体系现代化冲刺”等核心任务,结合《健康中国行动2023-2030》最新政策导向,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光明卫生推出《2025光明网两会专栏·健康中国追梦人》。
通过对话医疗健康领域代表委员,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医药传承创新、AI+医疗等热点议题和民生话题,全景展现五年来健康中国建设成就,解析改革难点突破路径,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基于此,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张文宏提出建议:
1.基层医疗机构是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各地政府加大了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更新医疗设备,改善就医环境。房子好建,如何留住能看病的医疗人才还要有更好的制度性设计,吸引医学人才扎根基层,为基层医疗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2.进一步优化区域医疗联合体的制度性设计,让三级分级诊疗随着医疗资源的纵向流动和共享得到实现。让上级医院的医生愿意下去,下级医院的病例转得上去,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的合理就医秩序能让老百姓相信就近也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3.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离不开信息化手段的支撑。特别是AI与远程技术,实现优质资源的落地无需爬山涉水,而是触手可及。AI与远程技术赋能医联体,让优质医疗资源实现广覆盖。
4.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重点要从建房子向建机制转移。要从机制上盘活中国目前已有的医疗资源,让人口集中的地区的老百姓在身边的医院可以享受到好的医疗资源。而不是把大量经费用于建新医院,反而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5.坚持预防为主方针,推动医防融合,促进慢病管理也向基层下沉。随着人口老龄化,慢病的全流程管理将成为医疗体系的主要任务,这些任务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来实施,既锻炼了基层医疗队伍,也方便了老百姓,最终因为实现了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和全程治疗,而为国家和个人节省了医疗成本。
策划出品
监制 高赛 李然
策划 赵希 李然
记者 赵希
设计制作 孙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