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5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
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
2025全国两会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结合履职实际
围绕民之关切积极建言献策
【栏目介绍】
紧扣“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收官节点,围绕2025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提出的“深化医改攻坚年”“公共卫生体系现代化冲刺”等核心任务,结合《健康中国行动2023-2030》最新政策导向,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光明卫生推出《2025光明网两会·健康中国追梦人》专栏。
通过对话医疗健康领域代表委员,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医药传承创新、AI+医疗等热点议题和民生话题,全景展现五年来健康中国建设成就,解析改革难点突破路径,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期嘉宾】
卢林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东院保健神经内科主任
【本期观点】
光明网记者:目前5G移动卒中救治体系中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诊疗规范,这可能导致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救治效果存在差异。您认为在制定统一标准的过程中,哪些环节或技术是最需要优先规范的?如何确保这些标准在实际操作中能够被广泛接受并严格执行?
卢林代表:在标准化的建设过程中,建议优先规范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和技术标准:
第一,院前急救体系的整合与规范。进一步推动5G移动卒中单元与现有120急救体系深度融合,明确卒中单元在卒中救治流程中的定位,确保院前院内无缝衔接,提高急救体系的整体运转效率。
第二,远程会诊及数据互通的标准化。依托5G通信技术,建立全国统一的数据互通标准,推动院前CT影像、患者病历数据、实时监测信息的互认互通,实现跨机构、跨区域的数据共享。
第三,设备参数及操作规范统一化。 建议移动卒中单元涉及小型移动CT成像系统、静脉溶栓药物配置、远程会诊平台等多种技术设备,能够通过统一的技术标准,确保设备间的兼容性,并对操作流程、院前救治规范等方面进行标准化管理,保障救治质量。
光明网记者:您强调了推动公众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的重要性。在您看来,如何通过有效的宣传手段,让普通民众更好地了解5G移动卒中救治体系的优势和重要性?如何提高公众在卒中急救中的配合度,确保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有效的救治?
卢林代表:首先,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卒中健康教育体系。通过深入基层、电视广播、网络媒体、短视频平台等多渠道传播卒中防治知识,普及卒中识别法与卒中预防知识,提升公众对卒中急救的认知水平。
其次,推动5G移动卒中单元下沉基层,实现“主动干预、早期筛查”。针对卒中高危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推动5G移动卒中单元在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应用。
第三,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提高卒中急救社会协同能力。 可通过卒中急救志愿者培训、设立“卒中急救联络员”等方式,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卒中救治。
最后,要加强政策保障,推动卒中健康科普常态化。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将卒中防治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制定卒中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的政策指导意见,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确保宣传活动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出品
监制 高赛 李然
策划 李然
编导 赵希
后期制作 孙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