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5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2025全国两会期间,光明网策划推出《2025光明网两会专栏·健康中国追梦人》。
专栏邀约医疗卫生界代表委员,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医药传承创新、AI+医疗等今年两会大健康领域热点议题和民生话题,开设话题专场,进行采访和解读。
【本期嘉宾】张文宏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
光明网记者:张委员您好,感谢您接受光明网专访。您曾提到“提升基层诊断技术”,但目前许多乡镇卫生院仍缺乏快速检测试剂、便携式影像设备等基础工具。您认为应该如何推动这些技术在基层的普及?
张文宏委员:
每年两会期间,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过后,提升基层诊断技术的问题便备受关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设备硬件的投入,还需要医疗人才、技术和管理的全面下沉。为了落实这一策略,国家卫健委鼓励国家级的医疗资源下沉。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承担了建设福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任务,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建华山医院福建医院。截至2024年11月,该医院开放床位1004张,床位使用率高达93%以上,累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97项,其中111项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有效减少了患者跨区域和跨省就医。这些成果表明,优质医疗资源的全面下沉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推动基层诊断技术普及,关键在于政府的投入和机制的保障。同时,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离不开信息化手段的支撑。AI与远程技术的应用,让优质医疗资源无需舟车劳顿即可触手可及,赋能医联体实现广泛覆盖,为基层诊断技术的普及提供了新途径。
总之,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通过政策的引导、资源的投入和技术的创新,我们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公平的医疗服务,为建设健康中国奠定坚实基础,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基层医疗卫生之路。
策划出品
监制 高赛 李然
策划/记者 赵希
海报制作 孙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