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5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2025全国两会期间,光明网策划推出《2025光明网两会专栏·健康中国追梦人》。
专栏邀约医疗卫生界代表委员,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医药传承创新、AI+医疗等今年两会大健康领域热点议题和民生话题,开设话题专场,进行采访和解读。
【本期嘉宾】张文宏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
光明网记者:张委员您好,感谢您接受光明网专访。您在去年提出“要全面建设医防融合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在“医防融合”实践中取得了哪些实质性进展?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张文宏委员:
“十四五”期间,我国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建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以推进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乡村全面振兴战略也促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不断优化。当前,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这对医疗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确保百姓在身边的医院不仅能看得上病,还能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我们需要从基层角度出发,引入新机制、新技术,并加大投入,形成常见病在基层解决的模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百姓和政府资源运行效率的多方共赢。
举例来说,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与上海疾控合作取得进行了医防融合的一些探索。双方建立了IDC(感染病临床体系)与CDC(疾控体系)融合模式,针对慢性乙肝和结核病开展了筛查与管理。在慢性乙肝管理方面,通过早发现、全流程抗病毒治疗和监测,降低了肝癌的发生率并提高了肝癌的早期发现率;在结核病管理方面,与民政部门合作,在养老院为老年人进行结核病筛查,减少了潜在患者的传播风险。这些实践不仅锻炼了基层医疗队伍,也方便了百姓就医,同时通过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和全程治疗,为国家和个人节省了医疗成本。
策划出品
监制 高赛 李然
策划/记者 赵希
海报制作 孙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