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个体化脑功能剖分技术结合高剂量iTBS,破解卒中后三大功能障碍难题
首页> > 正文

个体化脑功能剖分技术结合高剂量iTBS,破解卒中后三大功能障碍难题

来源:咸宁新闻网2025-03-06 16:08

  近日,一项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Brain Stimulation》上的研究,为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这项由昌平实验室刘河生教授团队、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张皓教授团队等多家机构联合开展的随机对照试验,探讨了高剂量间歇性theta爆发刺激(iTBS)结合个体化神经功能靶向治疗技术对PSCI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表明 该疗法在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治疗响应率达93%,且安全性良好。

  随着本研究的发布,刘河生教授团队已经初步验证了基于个体脑功能剖分技术(pBFS)指导精准神经调控(即优点疗法)的临床有效性,系统性地攻克了卒中后三大核心功能障碍——认知障碍、运动与语言障碍。此前 在卒中后语言和运动障碍的临床实验中,显著改善了卒中后语言流畅性(WAB-AQ提升15.6分)和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量表提升9.2分),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Brain Stimulation》和《Stroke》上。这一系列研究不仅证实了优点疗法在疗效、安全性和卫生经济学上的综合优势,更构建了可复制的针对卒中后功能障碍的精准康复范式。

  PSCI常规治疗疗效有限,亟待突破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显示,我国现有卒中患者约1242万人。平均每10秒就有1人初发或复发脑卒中,每28秒就有1人因脑卒中去世。在脑卒中幸存者中,约75%人群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表现为记忆、执行功能与注意力等认知方面的明显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独立生活能力,也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据研究表明,30%-60%的卒中患者会在发病后6个月内出现认知障碍。目前,针对PSCI,传统的认知训练和药物治疗(例如多奈哌齐)在改善这些症状上存在疗效有限和个体反应不一的问题,无法充分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已经成为医学领域的当务之急。

  为此,本研究探讨了一种全新的干预策略——基于个体化功能影像指导下的高剂量θ脉冲刺激(iTBS),通过精准调控前额顶叶认知网络(FCN)促进大脑网络重塑,实现认知功能的显著改善。

  优点疗法带来新希望:个性化靶向定位聚焦性提升33% 治疗响应率达93%

  这项三臂、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RCT)共纳入45名符合《中国各类主要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019》及《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1》的PSCI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高剂量iTBS组(每天3600脉冲)、标准低剂量iTBS组(每天1200脉冲)和假刺激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了15天的治疗,同时配合认知训练。研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韦氏记忆量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等工具,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

  本次研究采用个体脑功能剖分技术(pBFS)来确定个性化的调控靶点,并制定患者专属的刺激方案。个体脑功能剖分技术技术(pBFS)由刘河生教授团队首创,并经过了大量临床实践的验证,能够稳定准确地揭示个体的特异性脑功能分区。应用该技术进行靶点规划,可以精准确定与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紧密相关的前额叶认知网络(FCN),使得治疗能更精准地聚焦于功能区域。个体化靶点的选择如同为大脑安装“精准导航”,打破了传统“一刀切”的F3模板定位方法的局限,将iTBS产生的感应电场的在目标脑功能网络上的 命中率提高了33%。

  研究结果显示,接受高剂量iTBS治疗的患者,在MoCA评估得分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与标准低剂量组和假刺激组相比,优势十分显著,达到 93%的响应率,并显示出随剂量提升的效应,在记忆领域和注意领域等关键子领域都产生了积极而显著的影响。在安全性方面,整个研究过程中未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这说明了在个体化精准治疗靶点下, 高剂量iTBS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打破局限,未来可期

  这项研究的成果,在医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高度的评价。相关领域的专家们对高剂量iTBS结合个体化神经功能靶向技术的治疗前景充满信心。本研究将个体化脑功能剖分技术与高剂量TBS相结合,实现了精准定位和大剂量刺激的双重突破。这一策略突破了传统低剂量“一刀切”治疗方法,为未来精准神经调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证据基础。

  目前,个体脑功能剖分技术和优点疗法已经在银河脑医疗实现临床转化,帮助数百名卒中后功能障碍、帕金森氏症、阿尔茨海默病、孤独症谱系障碍等患者摆脱疾病困扰,重新拥抱美好生活。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两部食品安全新规即将实施

  • 推进药品追溯码监管关键在全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