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助力细胞疗法破局,多元化支付机制惠及更多患者
首页> > 正文

助力细胞疗法破局,多元化支付机制惠及更多患者

来源:光明网2025-03-04 16:55

  2024年12月,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明确部署“将探索创新药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引导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及时将创新药品纳入报销范围,研究探索形成丙类药品目录,通过引导商业保险资金有序投入创新药械研发”。作为深化医保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丙类药品目录的设立为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但因价格等因素暂无法纳入基本医保目录的药品,开辟了新的支付路径。这不仅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切实解决高值创新药支付痛点,还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3月1日,由复旦大学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估中心主办的“细胞疗法的临床价值与支付探索论坛”在上海举行。在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持续深化、丙类药品目录制定进入倒计时之际,来自临床、药学、药物经济学、医保政策及商业保险等领域的多位专家齐聚一堂,围绕细胞疗法的综合价值与支付机制创新展开深度研讨,为助力创新药医保准入政策优化,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提供有力支持。论坛由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教授和复旦大学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陈文教授共同主持。

  政策机遇:丙类目录开启支付改革新纪元

  2025 年,国家医保局预计将制定和发布第一版丙类药品目录,该目录的制定和完善对于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保障患者用药权益、打开创新药的市场空间具有重要意义,这一举措无疑为创新药的医保准入政策优化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次论坛以此为背景,围绕 “细胞疗法的临床价值与支付探索” 这一核心主题,深入剖析细胞疗法的综合价值,力求推动支付创新与医保政策的协同发展,共同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贡献智慧与力量。

  临床价值:真实世界数据印证治愈潜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我国血液病治疗研究领域知名专家赵维莅教授以淋巴瘤治疗突破为例,系统性呈现细胞疗法的革命性价值。赵维莅教授指出:“要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血液瘤治疗的改进起着核心作用。CAR-T细胞治疗为淋巴瘤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愈希望,进一步推动此类患者的精准治疗进程。”她详细介绍了 LBCL (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疾病负担和未被满足的医学需求,同时展示了 CAR-T 疗法在临床实践中的显著疗效数据。作为目前国内唯一获批用于治疗一线免疫化疗无效或在一线免疫化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成人LBCL的CAR-T产品,复星凯瑞的阿基仑赛注射液中国真实世界数据显示,在201例可评估的患者中最佳缓解率(bORR)达83.1%,最佳完全缓解率(bCR)达67.2%,与全球数据相当且安全性较全球数据更优。赵维莅认为,CAR-T细胞治疗重塑了LBCL的临床诊疗范式,给LBCL患者点燃了新的治愈希望,她希望通过各方的持续努力,让更多的患者从CAR-T中真正获益。

  支付创新:多层次医疗保障助力患者可及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应晓华教授以 “商业健康险目录研制、管理及思考” 为题,深入阐述了通过目录化管理模式,对商业健康保险涵盖的药品、耗材、诊疗等项目设立明确标准,并实现精细化、高效运营的现实背景与关键意义。他从商保与社保的平衡、目录制定与保费厘定的关系、待遇统一与个性化需求的协调、准入目录与排除目录的权衡等多个维度,提出了商业健康险目录制定过程中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对细胞治疗产品如何更好地纳入商业健康险保障体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复旦大学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估中心副主任张璐莹副教授分享了国际上公共保险对细胞治疗产品实行风险分担协议的创新支付经验,梳理了我国目前对细胞治疗产品创新支付的实践探索,并针对此类创新药品未来如何提升可负担性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策略建议。

  复星凯瑞首席执行官陈星蓉从企业视角,分享了复星凯瑞通过创新支付方式提升高价值创新药品可及性的具体实践。复星凯瑞不仅拥有我国首个获批的细胞治疗药品,更是在全国率先推出CAR-T药品按疗效价值支付计划,开创国内首个按疗效价值支付的淋巴瘤药品创新支付模式。她强调:“随着国家医保局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更多创新药将纳入商业健康保险保障范围,为惠民保发展带来契机。她建议进一步支持城市惠民保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多措并举推动惠民保规模持续做大,尽可能地解决以细胞治疗药品为代表的高值创新药的支付难题,最大化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健康保障需求。”

  圆桌热议:细胞疗法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下的破局之道

  在圆桌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就 “细胞疗法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下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了深入对话。各位嘉宾从临床实践、经济学证据、商业保险等不同视角,分享了在丙类药品目录背景下,我国社商融合发展的机遇与突破口,以及细胞疗法纳入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实现路径、难点与痛点。从国家丙类目录顶层设计到上海完善多元支付的地方实践,政策创新与产业突破正在形成良性互动。正如2025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所强调“上海将完善多元支付机制,助力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做好国家医保丙类药品目录与基本医保目录之间的衔接,积极推荐本市创新药纳入国家医保丙类药品目录”。通过制度创新破解高值药品支付难题,既是保障民生健康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丙类目录不是简单的药品清单,而是撬动医药产业创新的制度杠杆。细胞疗法的支付突围要从医保、商保等多方面寻求突破,迫切需要多元化的支付方式和多方协调机制共同发力。

  本次 “细胞疗法的临床价值与支付探索论坛” 的成功举办,为高值创新药的支付机制创新提供了重要思路。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细胞疗法的综合价值将会被更广泛地接受和肯定,细胞治疗等高值创新药品将有望通过更加多元化的支付机制提升可及性,惠及更多患者,为我国医疗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李茵)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两部食品安全新规即将实施

  • 推进药品追溯码监管关键在全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