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中伏已到,闷热感强烈,高湿闷热天气依旧是夏日主旋律,当温度和湿度都较高时,中暑发生的几率也会更高。
婴幼儿,老人,超重或患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室外暴露工作等人群,都属于更容易发生中暑的群体。
高温天气,切忌受热后“快速冷却”,防暑降温有“凉”方,北京疾控提醒您,掌握以下方法,正确应对酷暑.
户外活动避开最高温时段
根据高温天气调整作息时间,避开一天中气温的最高时间段进行户外活动,尤其老人、儿童、孕妇和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尽量待在凉爽室内。
外出时采取必要的防晒措施,尽量戴太阳镜、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穿着透气、散热的棉、麻等面料衣服。
室外露天作业人员积极采取防晒措施,控制室外露天作业时间。
保持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多喝水,适当补充淡盐(糖)水
应在口渴前喝水,但口渴后不宜狂饮,应适当补充些淡盐(糖)水,因为大量出汗后体内盐分丢失过多,不及时补充盐分易使体内电解质比例失调,导致代谢紊乱。
可适当补充一些温开水、绿豆汤或含电解质的饮料。
如果长时间烟熏火燎地做饭,应特别注意多喝水,并经常离开厨房透气,或者想办法让空调的冷气进入厨房。
营养均衡,饮食清淡
少食高油脂食物,饮食尽量清淡。但要注意,高温环境下人体更需要摄取足够热量,应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量。
可多吃水果蔬菜。不宜过度吃冷饮。
忌受热后“快速冷却”
有的人脱离高温环境后喜欢开足空调、电扇或立即去洗冷水澡,但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
需要注意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时,建议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内容来源: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公众号,记者赵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