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光明两会对话|吴楠委员: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保障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可持续发展
首页> 资讯速递 > 正文

光明两会对话|吴楠委员: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保障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可持续发展

来源:光明网2024-03-07 15:12

  2024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光明网策划推出《2024光明网两会专栏·健康中国追梦人》。专栏邀约医疗卫生界代表委员,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全民健康教育、医疗智慧化建设、基层医疗能力提升、医药技术创新等,以及今年两会大健康领域热点议题,开设话题专场,进行采访和解读。

光明两会对话|吴楠委员: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保障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可持续发展

  【本期嘉宾】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 吴楠

 

  《2024光明网两会专栏·健康中国追梦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进分级诊疗,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您认为,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上还需要在哪些重点方向持续发力?

  吴楠委员:

  2019年至今,我国已确定五批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覆盖所有医疗资源薄弱省份。随着项目建设的推进,逐渐涌现出诸多挑战,结合工作经验,我分享一些心得。

  一是完善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中输出医院的主体责任运行机制。目前,各个区域医疗中心在实践中存在较大差异,建议在和当地政府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参照相关制度,合理有机配置区域医疗中心医院管理团队。支持输出医院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积极总结运行管理的实践经验,推动促进区域医疗中心运行发展的制度建设,激发可持续发展活力。

  二是明确输出医院与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医院构建跨省多院区的实施路径。建立输出医院与区中项目医院人财物一体化管理机制,构建跨省多院区的同质化均衡化发展格局,打造形成全国性高水平医疗集团,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体系在全国长期稳定扎根。

  三是建立完善输出医院人才储备支持机制。建议建立输出医院人员编制动态增长机制,给予输出医院增加一定数量的人员编制,支持输出医院储备人才,提升输出医院可持续“造血”能力。

 

  《2024光明网两会专栏·健康中国追梦人》:人才是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的重要支撑。结合您的工作实践,请您介绍一下,在医学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和建议。

  吴楠委员:

  当前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进程中,在继续教育阶段的人员派驻、人才储备等方面已开展了诸多创新实践。在人才培养的不同阶段,充分利用输出医院与区域医疗中心现有的整体教学资源和教学队伍,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打破区域限制,统一规划医师的毕业后教育。医师作为人才主体,其毕业后的教育是执业能力培养、职称晋升的重要前提。有必要探索建立以区域医疗中心为连结,以教培双方为主体的扁平化发展政策途径,打通输出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医院的跨省培训通道,平移住培、专培的培养模式与考核认证。

  二是完善人才培训全员覆盖,设置专项经费进行保障。由输出医院制定针对现有的医师、护理、技师、药师、科研及管理等医院各岗位的分层分类分批培养方案,统筹考虑新招聘人员的增量配置,做好后备骨干储备以及中长期人才培养规划。同时,设立继续教育培训等人才培养专项经费,平移输出医院优质的继续教育项目、开展远程继教培训课程,带动规范化诊疗、管理理念在区域医疗中心医院的同质化推广。

  三是改进人力资源的统筹使用和调配,做好待遇保障等政策支持。“输血”“造血”过程中,现阶段需正视教培双方的真实需求。例如,拉通人员培训和使用后的待遇保障、职称晋升、储备干部等。长远考虑输出医院与区域医疗中心医院人才融合、协同发展。

 

  《2024光明网两会专栏·健康中国追梦人》:目前,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运行情况如何?未来可以采取哪些有效举措?您有哪些建议。

  吴楠委员:

  数据显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约有4400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范围不均衡,服务供给模式单一,护理人才短缺,照护不足问题逐渐凸显。

  针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深入探索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我有以下建议。

  一是加快推广全国长护险服务。目前,全国49个长护险试点地区共计参保16990.2万人,享受待遇人员120.8万人。建议加快对各试点地区在制度框架、政策标准、运行机制、管理办法等方面的总结,进一步明确底层逻辑设计,扩大长护险制度的实施范围。

  二是创新长护险保障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丰富长护险综合保障服务内涵。建议政府部门、商保企业、养老机构形成合力,逐步完善“政府主导、社商合作”的社会保险模式,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立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协作机制。

  三是精算管理基金筹资和支付。建议在基金筹集方面,建立以个人缴费、单位缴费、财政补贴、商业保险引入等多渠道的长护险筹资机制。在待遇支付方面,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在基金管理方面,通过精准核算、动态调整,兼顾“收”“支”两条线,保障基金平稳运行。

  四是加强照护服务队伍建设。目前,仅有50多万名从事养老护理的服务人员,护理人员队伍呈现年龄偏大、专业素养偏低、岗位流动性偏高、外地务工人员偏多等特点。建议打通养老护理职业发展通道,分类培养人才,构建结构合理的专业队伍,切实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社会地位和薪酬水平。支持和鼓励职业高校相关专业课程定向培养养老护理行业人才,同时,建立养老护理行业的准入门槛,提高持证上岗率,健全行业职业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水平评价体系。(光明网记者 郝梦晗)

[ 责编:孙鹏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促进个人养老金大众化

  • 警惕“回流药”变“假药”“错药”危及生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