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全球化让医学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培养医学生的职业责任和使命感变得迫切。本文探讨医学生职业责任和使命感建构策略,寻找有效教育方法和实践途径。
一、建构教育引领策略
(一)推广德才兼备教育理念 德才兼备教育理念是培养医学生的根基,强调道德修养和专业技能并重,依托中国传统医学人文精神,融合医学知识和职业道德培育。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内化医德医风,形成正确价值观。在思政课中运用翻转课堂等模式,加强案例教学,为医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提升医疗行业职业形象。
(二)优化实践教学模式 医学教育需深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创新模式,加强与医院合作,推行 PBL 和 TBL,引入模拟医疗教学,提供实践机会和创新方法,深化职业技能训练,培育有责任感的医疗人才。
二、建构环境营造策略
(一)职业榜样示范效应 树立医学领域杰出人物榜样,激励医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念,邀请杰出医疗人员参与教育,分享榜样故事,增强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的敬畏心和动力。
(二)学术氛围和文化建设 营造促进学术交流和强化职业道德的教育氛围,举办学术活动,融入医学伦理等教学内容,组织志愿服务,全面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
三、建构社会实践与国际视野拓展策略
(一)多元化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志愿服务、社区医疗支援等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能力和提升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公共卫生,为人类健康福祉做贡献。
(二)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 参与国际交流项目,提升全球医疗健康意识,增强专业技能和跨文化合作能力,构建全面医疗健康观念。
虽医学生职业素养在提高,但培养职业责任和使命感仍面临挑战。通过多种策略,贯彻中国医学人文精神,可培养适应未来挑战、具备职业能力和高尚医德的人才,为人类健康贡献力量。
(作者:曾恩泉,成都医学院;王丽桃,成都医学院;陈红,四川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