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世界特应性皮炎日:打破瘙痒循环,对因治疗和长期主义是关键
首页> > 正文

世界特应性皮炎日:打破瘙痒循环,对因治疗和长期主义是关键

来源:光明网2023-09-14 13:29

  近10余年来,作为皮肤疾病领域的“一号疾病”特应性皮炎(简称AD)患病率不断上升,1-7岁年龄段儿童特应性皮炎患病率为12.94%,1岁以下婴儿患病率高达30.48%。2022年《青少年皮肤健康状况调研》数据显示,过半青少年曾饱受皮肤相关疾病困扰,近6成的患者还因瘙痒而无法入睡,对学习生活、身心发育以及健康成长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今年的9月14日是第六个“世界特应性皮炎日”,为帮助患有皮肤疾病的孩子们点亮童年,获得身心健康发展,在赛诺菲的支持下,由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上海日报社与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联合主办的“皮肤健康创想课”走进上海浦东新区民办正达外国语学校,通过漫画、话剧、游戏互动等形式,为孩子们带来有趣的皮肤健康科普课,教大家了解2型炎症与免疫系统,以及如何和自己的皮肤好好相处。同时,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慢性皮肤病关爱公益基金主办、赛诺菲联合支持的健康中国皮肤免疫专项行动主题活动“点亮美丽童年,共筑一生获益”——儿童特应性皮炎艺术画作展在北京召开,呼吁全社会通过包容、赋能与合作,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型炎症来袭,警惕痒的“无限循环”和病的“连锁反应”

  “父母跟孩子一起整宿整宿的抓挠”,“吃不好也睡不好”,“情绪不稳定、比较脆弱,一言不合就发生争执”,“暴露在外的皮疹、怕被同学取笑、不敢参加日常活动”,“影响家庭和谐、父母面对孩子总是要小心翼翼”,“得了以后反复发作、轻重交替”,这些是患有特应性皮炎孩子和家长的真实经历。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过敏素质有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多数患者由婴儿湿疹反复发作迁延而成,婴幼儿、儿童是特应性皮炎发病的重点人群,85%-90%的特应性皮炎患者发病年龄小于5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开学季特应性皮炎高发,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王榴慧表示:“开学季来临,皮肤科门诊中儿童特应性皮炎患者就诊量明显增多。这是由于9月起气温逐渐下降且干燥,患儿皮肤湿度降低,加之开学期间孩子们可能因学习压力影响情绪,校舍环境变化不适应,常常使得疾病控制不佳,严重的患儿仿佛陷入了瘙痒-搔抓-皮损-又痛又痒的循环,让整个家庭都痛苦不堪。”

世界特应性皮炎日:打破瘙痒循环,对因治疗和长期主义是关键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 王榴慧

  “学校一直重视学生的科普教育,经常开展类似‘科学家进课堂’的活动,这次的‘皮肤健康创想课’十分契合学校坚持实施的项目化学习、自主探究型学习的理念。”上海浦东新区民办正达外国语学校党支部书记、小学部校长屠彩英表示“今天的公益科普能很好地起到专业引领的作用,有效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常识。孩子们在情景化表演中了解特应性皮炎的基础知识,能更好地理解特应性皮炎患者,也会理解特应性皮炎带给患者的瘙痒、皮疹等症状。经过这次科普课堂之后,部分学生可能会对相关医学产生兴趣,种下一颗理想的种子。这也是我们引入科普教育的初衷。”

  为何特应性皮炎会如此之痒?与炎症有关。2型炎症是特应性皮炎的核心发病机制,在特应性皮炎的发病过程中,两种细胞因子起到了关键作用——白介素4(IL-4)及白介素13(IL-13)。王榴慧主任介绍:“IL-4和IL-13的过度表达会刺激炎症介质释放并诱发炎症反应,会激活感觉神经元,刺激痒觉神经通路,引起皮肤瘙痒及全身炎症反应,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于是,越痒越挠,越挠越痒,当皮肤屏障功能被一次次抓痒,一点点破坏,细菌、真菌感染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警惕现在的“一病”将来的“多病”,对因治疗掌握自己的未来

  所幸特应性皮炎可以通过长期规范治疗得到缓解和控制,使得患者回归正常生活。但“不严重、不紧急、不致命”,往往会成为很多特应性皮炎孩子或家庭忽视和延误治疗的借口。然而,瘙痒的问题并不会因为漠视而逐渐消失,儿童时留下的病灶也不会因为长大而自愈。王榴慧主任提示:“特应性皮炎通常是‘皮肤 - 消化道 - 呼吸道’过敏进程的首发疾病,如果早期没有及时治疗特应性皮炎、控制过敏进展,患者未来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其他 2 型炎症相关疾病风险更高,中重度的特应性皮炎孩子更容易‘一病’变‘多病’。因此,及早开启规范治疗,不仅能够缓解瘙痒症状,帮助患儿重获优质睡眠、健康成长,还能够降低患者未来共病发生率,提升患者及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

  在长期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往往期待长期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式。王榴慧主任介绍道:“传统疗法一般是外用糖皮质激素,通过缓解局部皮肤炎症,或使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以短期内起到缓解瘙痒的作用。多种新治疗方式如靶向生物制剂等的临床应用是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治疗的革命性进展,从机制上来讲,生物制剂是对因治疗,可以精准靶向2型炎症反应中关键致病因子IL-4和IL-13的信号传导,从根源抑制炎症反应。同时,它不会抑制患儿生长发育,帮助其在生命早期获得茁壮成长的机会和实现长期诊疗目标。”

世界特应性皮炎日:打破瘙痒循环,对因治疗和长期主义是关键

王榴慧主任进行问诊

  长期主义:常问六个问题,让坚持成为习惯,让人生看见新生

  对于患有特应性皮炎的孩子,如何长期实现疾病控制?王榴慧主任分享了一个简短且通俗易懂的特应性皮炎控制工具(ADCT),简称ADCT量表。只需要六个问题就可以让患者自己判断病情和变化过程,帮助长期管理疾病。王榴慧主任介绍,“将六道题的得分相加,获得ADCT总分。如果总分≥7分,或者总分对比上一次的分数增加了≥5分,说明病情控制不佳,需要专业医生的帮助。在就诊时提供ADCT评估记录,也可以让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

世界特应性皮炎日:打破瘙痒循环,对因治疗和长期主义是关键

特应性皮炎控制工具(ADCT),简称ADCT量表

  最后,王榴慧主任补充道,“特应性皮炎是无法根除的疾病。除了通过ADCT量表管理疾病,患者还需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长期规范管理,尽可能避免未来共病的发生。控制特应性皮炎的进展和发作,一方面,患者日常生活中可以尝试通过食物过敏原检测,或回避加激发试验来判断自己是否存在食物过敏的情况,再针对性地回避,还要把握‘洗不能过度、润不能不足’,‘环境越简单越好’等原则做好平时的皮肤健康管理。除此之外,保持心理健康,注重自我放松,减轻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也有助于特应性皮炎患者进一步管理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进程。”

  今天,赛诺菲参与协办、支持了多项公益宣传活动和患教活动,覆盖全国42个城市,与社会各界共同推动以特应性皮炎为代表的中国慢性皮肤疾病的公众科普及防治工作,切实有效地提升诊治水平和自我管理水平,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

  备注:食物过敏原检测回避加激发试验,在大概1个月左右的时间里避免吃某种食物,然后再重新引入这个食物看有没有发作。观察这1个月的时间内,过敏症状有没有缓解,如果没有缓解就跟食物没关系。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追回资金160.6亿元!医保监管守好百姓看病钱

  • 假进口、真欺诈的“进口水果”该消停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