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一、疼痛的概述
尽管每个人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疼痛,但这依然是一个难以解答的问题。疼痛是指与存在于现实中的或潜在的组织损害一起发生过的,具有保护性和个性化的主观感受,易受注意、焦虑和过往经历等因素的干扰。
疼痛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信号,疼痛的原因也比较复杂,不能盲目地用药。但是,严重且持续的疼痛会对机体的各个脏器造成严重的损伤,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失眠、消化道受到抑制、血压增高、心跳加速、气短、自主神经失调、关节活动度降低、情绪波动等症状。一些患者因为没有得到有效的规范和有效的治疗,导致其生活、学习和工作受到严重影响,甚至还出现了轻生现象。所以,疼痛既是一个医疗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尤其是某些癌症后期疼痛患者,由于没有适当的镇痛疗法,往往会痛不欲生。因此,一个具有现代化意识的医护人员,应当对实施疼痛治疗的重要性有足够的了解,并利用现代化止痛新药物、新技术,为患者缓解或减轻疼痛。
疼痛是一个包括感觉、情感、认知、内脏及行为在内的多个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无论是用药还是用药,都会对以上所说的各环节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对痛觉和痛觉调控的深入了解,对深入认识和理解人体感受和其它有关活动的调控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医院疼痛科常见疾病:
疼痛科常见疾病:①头痛:偏头痛,颈源性头痛、肌紧张性头痛、外伤后头痛和腰穿后头痛等。②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急性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损伤后疼痛、中枢性疼痛、患肢痛、残端痛、糖尿病性神经痛、交感神经相关性疼痛、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征等。③骨关节痛:腰腿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炎、足跟痛、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退行性骨关节炎等。④组织疼痛:急慢性腰扭伤、腰肌劳损、棘上棘间韧带炎、腰背肌筋膜炎、梨状肌综合征、纤维肌痛综合征、腱鞘炎、肩周炎、网球肘、软组织损伤。⑤癌性疼痛:晚期癌症疼痛、骨转移性疼痛等。⑥痛经、慢性盆腔痛。
三、疼痛的缓解方式:
疼痛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疾病,其中包括了很多的生理、病理和心理方面的原因,所以在进行疼痛的处理时,不能只使用一种方法,而是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处理。身为一名疼痛临床医护人员,应该对多种疗法都深入了解,了解它们的特点、适应征和不良反应,要将它们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达到更快更完美的治疗目的。
1.药物疗法
药物治疗是最基础和最常用的治疗手段,目前90%的镇痛药是以必利通等为代表的水杨酸类和以可待因(可待因)为代表的阿片类,此外还有抗抑郁药、镇静剂、激素等。药物是一种主要的镇痛方法,如果应用正确,对大部分病人都有很好的镇痛作用。病人的有效镇痛量在个体中存在较大的差别,所以在使用药物时要遵循药物个性化的原理,按照与药物代谢相关的固定的时间间隔服用药物,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止痛效果,还能防止服用间隙出现疼痛。
①非甾体类药物,此类药物可以抑制环氧酶的生成,从而有效地控制炎症部位的前列腺素的生成。对于持续性的疼痛疗效显著,但因其对环氧化酶-1、环氧化酶-2均有抑制作用,从而使环氧化酶-1保护胃的功能受到限制。近年来开发的新型环氧化酶-2抑制剂,由于可以特异性靶向炎性通路中的重要靶环氧化酶-2,从而降低了毒副作用,提高了抑制剂的临床疗效。
②阿片类药物,此类药物对于治疗剧烈的疼痛有一定的疗效。WHO和美国的健康与保健政策研究局都建议,用阿片类镇痛药物来治疗剧烈的疼痛。阿片类药物可激活神经内源性阿片肽受体,使其在神经环路中表达降低,从而降低神经环路中传递疼痛信息的神经递质(Ach)的释放。然而,长期服用会导致患者出现耐受或上瘾现象。该药主要用于急性锐痛、心肌梗死、癌症后期剧烈疼痛等。
2.神经阻滞疗法
神经阻滞就是将药物注射到脊神经(或神经节)、交感神经节等神经的周围,或者用物理的方式来阻止神经的传导。在诊断和治疗中使用的,就是所谓的神经阻断治疗。它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解决系统药物治疗的较大副作用、手术治疗的较大副作用、患者不容易接受等问题,是目前治疗疼痛的一种主要方法。
神经阻滞疗法的优点为:止痛疗效确切、在临床上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可选择性强、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与操作技术密切相关。适用于各种急性、慢性疼痛症。近年来,由于医学仪器的不断完善,新药的不断开发,以及人们对疼痛发生机理的了解,使得神经阻断技术成为一种新型的镇痛方法。尽管对大部分疼痛病人均有效,但其并非万能,有其明确的适应证与禁忌证。神经阻断在镇痛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实践中,对于痛症患者尤其是慢性痛症患者,仍然着重于采用综合性疗法。在CT干预下,通过药物及/或温度可控的 RFA来破坏三叉神经节能,能有效地缓解难治性三叉神经痛。在此基础上,通过连续的神经阻断来缓解患者的疼痛,同时结合抗病毒药物来缓解患者的严重疼痛,从而减少其后遗症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应用图像干预技术阻断神经损伤,以达到对后遗症的有效控制。
3.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是利用自然或人为的多种物理因子对人体产生影响,以实现对人体进行防治的一种方法。一种是天然能量的使用,如日光治疗、大气治疗,海水治疗。二是人为的物理化学要素,如电激治疗包括直接的电子治疗、低频率的电子治疗、静电治疗等;光线治疗有红外光治疗,可见光治疗,紫外线治疗,激光治疗,超声波治疗等;水疗法有很多种,有温热疗法,也有冷冻疗法。对于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在 CT或 DR的 C臂介入下,应用髓核化学溶解术,介入式的方式如射频微创等方式,可以治疗颈椎损伤导致的头痛病或者肩周疼痛,
4.癌痛的治疗
癌性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疼痛,特别是中、后期肿瘤病人,其发病率较高,并且会随肿瘤的转移而逐渐加剧。临床上应用镇痛药是目前肿瘤性疼痛最重要的治疗方法。镇痛药物的合理应用(药物种类、剂量、给药方法及时间点)可以减轻超过90%的患者的疼痛。WHO癌症疼痛防治专家组制定了有普遍指导作用的止痛药物在癌症疼痛防治中的使用原则:按阶梯用药、按时用药、个体化给药、尽可能口服等。止痛药的三阶梯使用,如果是轻微的,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呵哚美辛等药物来进行治疗;中度疼痛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可待因、强痛定、曲马朵等药物。剧烈疼痛:使用美沙酮、度冷丁、吗啡等。
5.心理疗法
疼痛是许多疾病共同的表现,但是它跟心理方面的原因也有很大的联系,除了器质性的头痛之外,对于一些常见的功能性疼痛,如头痛、胃痛等,通过心理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心理治疗主要有:行为治疗、心理动力治疗、支持治疗、催眠暗示治疗、放松治疗等。适合于伴随着疼痛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失衡,或者由于疼痛而让病人承受着很重的精神压力和情感负担。
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由于受凉、受潮湿、过度劳累以及长时间不正确的工作姿势都会引起疼痛。除此之外,人体各个系统、器官的炎症或者是肿瘤等病变都会引起疼痛。引起疼痛的病因以及疼痛的情况都比较复杂,所以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诊断,使医生根据症状来选择药物进行治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疼痛科 冯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