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栏目介绍】
2023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光明网携手中国癌症基金会、中国抗癌协会、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国罕见病联盟等组织机构,以及十几家大型公立医院,联合策划出品2023光明网两会专栏·健康中国追梦人。今年专栏拟邀约15位医疗卫生界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落实健康中国行动、新医疗体制改革、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医药创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健康扶贫事业等,以及今年两会大健康领域热点议题,结合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和履职内容,开设话题专场,进行采访和解读。
【本期嘉宾】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大外科主任、胃肠肿瘤中心主任 季加孚
癌症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其实,很多癌症都不是“突然发生、迅速发展、急速恶化”的,从正常细胞到发生癌变,通常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这漫长的时间里,如果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病人生存率就会得到明显提升,治疗费用也会大幅下降。更重要的是,还会大大降低患者的治疗痛苦。
光明网记者:癌症已成为摆在国人健康前的“拦路虎”,如何降低人群癌症死亡率?
季加孚委员:
规范化的癌症筛查是降低人群癌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随着国家癌症早诊早治推广行动的开展,公众防癌的健康素养已经有了提升,防癌筛查的需求也在快速增加,我国大规模防癌筛查的惠民项目取得了一定效果。能开展防癌健康体检(癌症机会性筛查)的医疗机构数量正在迅速增长。
但从癌症筛查的总体现状来看,目前我国规范化的癌症筛查仍多以国家主导的大规模人群筛查项目开展,临床筛查服务提供方以公立性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为主。机会性癌症筛查的临床服务提供方以公立及商业体检机构为主。此外,国家也尚未对癌症筛查临床服务的提供方开展统一有效的规范化管理。
在筛查指南方面,当下还缺少基于中国人群证据的重点高发癌种机会性筛查指南,同时,参与临床机会性筛查的医师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所使用的设备和试剂也缺乏统一标准。
光明网记者:针对调研和临床中发现的问题,您有哪些建议?
季加孚委员:
一、对承担癌症筛查医疗机构的合规化和资质进行认证,对承担癌症机会性筛查从业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并对其进行从业资质认证;
二、由国家牵头制定癌症机会性筛查指南,对主动寻求防癌筛查的个体进行筛查项目引导,积极探索防癌筛查与商业保险机构合作的新路径,多途径促进公众做出正确防癌健康管理决策;
三、加强癌症筛查供给侧改革,整合癌症筛查服务提供方源头资源,建立完善的癌症筛查长效管理及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机制,避免重复筛查、过度筛查,促进癌症精准预防。
出品
监制:高赛 李丹
策划:李然
编辑:李然
设计\制作:孙鹏宇
特别鸣谢
万方医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王光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