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沈甜)2022年11月13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发布《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新《指南》将我国成人高血压诊断界值,由140/90 mmHg下调为130/80 mmHg。
很多网友留言询问,自己一觉睡醒来,咋突然就成高血压了,该吃药吗?为此,光明网记者专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高血压中心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匡泽民。
不是血压高了都得吃降压药物
匡泽民介绍到,非学医朋友不要慌张,不管是130/80mmHg还是140/90mmHg的高血压标准,测量数值即使诊断了高血压,也不一定都得吃降压药物。流行病学发现从115/75mmHg开始,血压每增加20/10mmHg,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只增加1倍。轻度高血压10年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小于5%。因此,非高危高血压患者完全可以通过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比如严格限制盐摄入,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心理调节,充足睡眠等。
但如果已经确诊心力衰竭、慢性肾病合并蛋白尿、冠心病等,即使是<130/80mmHg的“正常”血压数值,这些患者也应该服用降压药物,因为这些极高危患者10年心血管并发症风险超过10%,甚至这部分人未来发生或者再发心脑血管病风险极大。这些患者血压值只要不低,降压药物是作为保护心血管的活性药物在使用。
血压水平不是指导治疗的唯一目标
另外匡泽民提醒,别只过分地单纯关注血压数值,血压水平并不是指导高血压治疗的唯一目标。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已经证实,单纯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风险增加3倍,单纯高胆固醇者风险增加4倍,而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时心血管病风险增加高达到9倍,但如果患者既有高血压又有高胆固醇血症还在吸烟,那么他的心血管病风险就是16倍了。由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协同,可以“狼狈为奸”地导致心血管病发生。所以说血压和血脂都升高的人,比单纯血压数值升高危险,如果再加上吸烟就更加危险了!
规范化诊疗找高血压专业人士
同时,匡泽民强调,请各位网友务必正确认知高血压。高血压诊断相关标准属于学术问题,而是不是高血压(诊断问题)?该不该吃降压药物(治疗问题)?什么原因高血压(病因问题)?应该找高血压医师做全面评估。当然,高血压并不是“伸胳膊、测数值、吃药物”这么简单,一般群众思想上重视非常重要,没必要过度关注。对于已经确诊高血压患者,一定要认识到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KPI,权衡利弊后实现“早防早治,终身获益”。可以通过“双规”管理,即“规范诊疗、规律随访”,进行综合干预为基础的立体心血管健康管理。
最后,匡泽民再次提醒各位网友,不要纠结130/80mmHg还是140/90mmHg标准问题,血压数值控制达标是基础,“三高”共同的管理是关键,心脑肾靶器官保护是核心,心血管健康是终极目标。
只要做到以下这8件事(Life’s Simple 8),您的心血管一定健康:
①不吸烟或戒烟>12个月
②合理饮食(健康膳食4-5项)
③正常体重(体质指数<25/m2)
④适当体力活动(每周至少75分钟强烈运动)
⑤理想的胆固醇(非治疗状态下总胆固醇<200mg/dl)
⑥理想的血糖(空腹血糖水平<100mg/dl)
⑦理想的血压(<120/80mmHg)
⑧高质量睡眠(每晚保证6-8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