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专精培养肿瘤中青年医师,助力“健康中国”深入推进。2022年8月28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指导,北京科创医学发展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肿瘤中青年医师人才培养计划”启动会,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举办。
活动现场,光明网卫生频道邀请重要参会嘉宾接受了《健康视点》专栏的采访。本期嘉宾为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副主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江泽飞。
光明卫生:今天“中国肿瘤中青年医师培养计划”项目正式启动,您作为本项目的首席医学顾问,能否从项目整体设计规划的层面,谈一谈您对项目有哪些要求和建议?
江泽飞:作为这个项目,明确就是为了定位给中青年的培养。作为CSCO理事会的一员,我们本身身处这个学会也非常关注中青年的成长,就像早年我们在一些前辈老师的引领下,走进了学术的平台,到今天我们也希望更多的肿瘤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利用这样一个项目计划,能够在这里得到培养和成长。未来我们会有更多的请他们参与到学术交流的机会,参加一些继续教育的活动,也可以组织一些小型的学术会议和学术沙龙,其实就是来帮助他们,提高他们的成长,提高他们作为医生,作为做研究的综合能力。
光明卫生:我们了解到,“中国肿瘤中青年医师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将通过在不同肿瘤领域建立委员会、区域工作组的方式来开展,那就意味着将会建立乳腺癌领域组委会和区域工作组。您作为亲历者从事和见证了我国乳腺癌诊疗事业近20年发展历程,在乳腺癌领域开展“中国肿瘤中青年医师人才培养计划”的工作,您有什么指导和建议?
江泽飞:这个项目我们会有,一个是横向的、不同的专业领域,我们希望这些不同专业领域的医生在同一平台里有很好的交流,另外一点我们也会发挥区域合作的优势。所以作为乳腺肿瘤这个领域来讲,我们有不同乳腺领域的专业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恰恰我们也都分别参与了不同专业委员会和专家委员的工作,借这样一个项目平台,可以把各个专业委员会的这些中青年医生横向打通。
有些年轻医生可能只参加了某一个学术机构,另一个参加了另外一个学术机构,借助这个项目我们可以横向去打开,针对乳腺癌整个发展过程中的流行病学诊断、治疗、管理、研究,可以组织更好的中青年合作机制,也可以有更好的交流机制。所以我们特别鼓励、欢迎中青年学者可以组织一些学术沙龙,组织多学科合作的方式,来更好地交流自己临床的体验,当然也可以提出一些临床和科研中的问题,也可以请一些行业的专家,大家共同来讨论和帮助解决。
光明卫生: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约457万人,占全球23.7%。中国临床肿瘤发展近40年,我们在技术和理念上,都实现了快速发展,但防控形势依旧严峻。在此背景下,全方位持续提升我国青年医师肿瘤诊疗水平,促进我国中青年肿瘤医师规范化诊疗和临床诊疗经验的交流,对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癌症科学防控模式有哪些作用和意义?
江泽飞:现在如果说大家看到目前的防疫形势,大概能知道全球发病是六个亿,死亡是六百万,但是别忘了现在全球发病的肿瘤是两千万,死亡是一千万,中国癌症病人是四百五十万,死亡是三百万。这样的话,其实对我们各个层级和年龄层的专业医师来说面临巨大的压力,我们希望更多的中青年学者能够快速成长,能够脱颖而出,因为我们有众多的临床问题,有那么多的肿瘤患者需要我们去关心、去治疗、去管理。所以我们特别希望借助这样一个机会,让他们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迅速地把前面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传承下来,然后再利用年轻人思路比较活跃,接受新东西比较快的特点,利用现在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快速形成他们自己特有的一些很好的科研、临床和管理习惯,能够为我们肿瘤防治队伍增加更多的新生力量。
光明卫生:与国际相比,我国的肿瘤防治体系您觉得有哪些自己的优势和特点?
江泽飞:我觉得优势应该说近几年政府的重视。总体来说政府层面所做的事情,应该说超过任何国家。某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可能政府体制没那么强,而某些政府体制比较强的、相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财力也不够,只有像咱们这样的国家,有一定的财力,又有很好的管理体制。
但我们存在的问题恐怕是区域的平衡性,这个区域既包含城市跟农村,也包含东部跟西部,也包含在同一个大的区域,比如同样在北京地区或者京津冀地区,我想可能相隔五十公里、一百公里,很多诊疗水准和治疗理念还是有区别的。所以咱们面临最大的挑战是不断的、更多的病人以及患者更多的需求,但咱们的继续教育总是落在后面,就像医学院读五年、读六年,你一年级读的东西可能到五年级毕业的时候就基本上已经过时了。所以我们需要持续性的教育和持续性的提升,这才是咱们面临最大的问题。
光明卫生:所以我们看到这次中青年的培养项目,我们覆盖面非常广且下沉。
江泽飞:对的,刚刚我们还在讨论,我们应该争取能让更多西部的专业医师,更多的基层专业医生能够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
光明卫生:治愈率不断提高得益于治疗手段和治疗理念不断更新,肿瘤创新药被比喻为对抗肿瘤的“精准导弹”,在晚期乳腺癌诊疗和临床工作中,有哪些推动促进作用?那么乳腺癌是最容易出现肿瘤合并骨转移的癌种之一,目前在临床上有哪些有效处理解决方式,对患者的生存期延长和生活质量提升有哪些帮助?
江泽飞:我想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我觉得我们总体从治疗来说,都希望早期的病人得到治愈,晚期的病人如果治愈很难,也希望他能够减轻痛苦,延年益寿。所以对于乳腺癌,现在我们都在强调精准的分类,精确的分型,以及分层治疗,我们有很好的指导指南,来体现我们在不同阶段的管理和治疗模式。由于我们一些特定的转移部位,比如说骨转移、脑转移,我们的专委会也会组织专家定期针对骨转移的诊断,他的治疗,因为骨转移也可能在骨科,也可能在放疗科,也可能在内科,我们会确定这种病人怎么诊断,标准的影像诊断,以及什么时候骨科放疗,什么时候通过药物治疗,什么时候通过骨改良药。比如说脑转移也一样,怎么去准确诊断脑转移,及早地发现,及时地处理,什么时候请脑外科,什么时候请放疗科,什么时候用内科的药物。
所以作为专业委员会,对于总体项目来说,我们都期望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不同阶段,因为有些病人可能手术就够,辅以一定的药物治疗,而有些患者可能需要大量的、更多系统性的药物治疗,才能改善他的愈后,所以应该说这种多学科的作用也会体现在整个患者从诊断到治疗,到复发转移,到管理的全程治疗中。
我们也特别希望在全程管理中都能够更好地遵循科学的证据,然后结合专家的经验,同时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来达到刚才我说的,晚期病人我们争取治得好一些,争取让他尽可能存活下来,因为存活下来就有希望,就会有新的药物,而且早期病人我们不要让他失去治愈的机会,能治愈的病人我们一定让他彻底地走向治愈。
光明卫生:20年来,我国乳腺癌总患者数虽然在增加,但晚期患者比例在下降,早期患者的比例在增高。未来,从临床专科建设,到医学人才培养,我国肿瘤学事业将着力于哪些方面的工作?
江泽飞:我想应该还是更好地继续教育和持续教育。一个,我们应该在大学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比较早的纳入临床肿瘤学的课程和概念,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专家能够利用在各个大学兼职的机会,能够走到校园,让我们大学生、研究生提前接触到临床肿瘤学总体的概念。因为临床肿瘤学它是一个病,它可以发生在脑袋,也可以发生在脚里头,所以它可能会分在不同的系统,可能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妇科系统。
第二点就是毕业以后的持续教育和继续教育,因为他读书的时候可能只是读了某一个,比如可能是内科,或者是外科,比如他是胸外科的医生,他可能对食管、肺比较了解,但是对其他的了解不那么多,所以特别希望在对我们医生继续教育和后面的规范性培训、晋升职称时,把肿瘤学的知识也融在里面。
第三点,我们也更多呼吁各个行业,包括一些开发新材料的、新技术的、新产品的,也能够更关注肿瘤领域的诊断治疗、新技术的研发和新技术的投入。因为肿瘤毕竟是一个高致死性的疾病,有些病人等得起,有些病人其实等不起,有些病人只有一两年的生存期,甚至三五个月的生存期,有些产品开发如果时间过久的话,真的有些病人等不起。所以特别希望整个社会各个层面,从初始的教育,到后续的持续教育,到新产品研发,到快速的准入,以及合理的医保,再加上我们这些肿瘤专业医生不断地去努力,才能解决患者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出品单位 北京科创医学发展基金会
战略媒体 光明网卫生频道
公益支持 百济神州
记者 李丹
编导 牟舒琳
摄像/剪辑 逯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