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淋巴瘤不可怕,规范化诊疗可让多数患者长期生存
首页> 资讯速递 > 正文

淋巴瘤不可怕,规范化诊疗可让多数患者长期生存

来源:光明网2022-08-19 17:48

  光明网讯记者沈甜)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淋巴瘤新发病例数为89900例,每10万人中约有4.36人发病,其发病率位于7-8位,死亡率排在11-12位。提到淋巴瘤,很多患者仍然谈癌色变。“很多患者一听到‘淋巴瘤’、‘淋巴癌就觉得是不治之症,再加上以前一些名人因为此类疾病去世,更放大了公众对于这种疾病的恐慌,由于这种焦虑和恐惧,很多患者和家属甚至放弃治疗。”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范磊向记者介绍道,“其实,近10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各方努力,很多新型的治疗手段,特别是一些新型药物的出现,使超过一半以上的病人通过规范化诊疗以后,不单疾病可以获得控制,更能够获得临床的完全治愈。比如霍奇金淋巴瘤、早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大概有2/3患者可以治愈)等,所以希望大家对于淋巴瘤这个疾病要有信心,虽然患者罹患淋巴瘤是一件不幸的事情,但是经过了积极规范的治疗后,有超过一半的病人可以通过治疗达到临床治愈及康复。

  患上淋巴瘤还能活多久?对于淋巴瘤的生存期问题,范磊表示,这是很多患者和家属最关心的话题,但却很难统一回答。“因为淋巴瘤本身是一大类疾病,它不是一种疾病。淋巴瘤里面的分类接近100种亚型,不同类型的淋巴瘤,预后是不完全一样的。”范磊解释道,“一些低度恶性的淋巴瘤,比如说滤泡淋巴瘤、边缘区淋巴瘤或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这些低度恶性淋巴瘤,我们也叫惰性淋巴瘤,懒惰的惰。听名字就知道这些疾病的恶性程度不高,发展比较慢,这一类患者通过治疗以后,生存期是比较长的,能够达到10年或者1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生存期。而另外一部分淋巴瘤,我们叫做高度恶性淋巴瘤,或者叫侵袭性淋巴瘤,这些淋巴瘤,听名字就能了解到恶性程度比较高。不过随着治疗的发展,比如说发病率比较高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以往恶性程度很高,病人的生存期很短,但现在经过了标准化的诊疗,病人的生存期得到了明显改善,大概2/3左右的病人能够获得临床治愈。因此即使是这些高度恶性或者侵袭性淋巴瘤,经过了规范化治疗以后,也有60%左右的病人有可能获得临床治愈,这是目前淋巴瘤总体的生存概况。”

  随着淋巴瘤患者生存期延长,淋巴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如何提升,成为了医生和患者家属关注的焦点。“在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这对我们医生和患者来说,都是更高的要求。”范磊说,“总体而言,淋巴瘤患者在接受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配合主诊医生的治疗,并且在治疗和康复期间,做好定期随访和复查工作,配合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说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和良好的心态等。有望在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积极控制疾病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淋巴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范磊回忆到,在自己诊治病例中,有一位86岁的老年人,患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这种疾病虽然大多数恶性程度并不高,但由于一开始老年人对于疾病没有重视,来门诊治疗的时候,已经进入到了疾病的晚期。“当时老人病情很重,不能亲自前来,是家属先来问诊的,据了解患者全身出现了严重并发症,包括严重贫血、重度血小板减少还有肺部感染、并且胸腔和腹腔有大量肿瘤浸润的浆膜腔积液,再加上患者高龄86岁,疾病状况非常不乐观。甚至在外院就诊时,有些医院已经劝他们放弃,确实这个年龄再加上这么严重的疾病,是一个很困难很有挑战性的病人。”范磊解释道,“到了我们医院以后,我们首先和家属和病人做了充分沟通,家属的治疗意愿非常积极,患者本人的求生意愿也很强烈,所以我们决定放手一搏,尝试对这种高危高龄并且有很多并发症患者的诊治。”对于这位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范磊团队充分考虑了病人的病情、年龄和身体的基础情况,并没有采用最常用的传统化疗,而是使用了靶向治疗方式。“对于这位患者,我们使用了当时在国内最新的药物来进行治疗。虽然治疗的过程比较曲折,但是患者经过两个月的规范化治疗、医疗和护理上的良好合作、家人的积极配合,这位老人的各项指标逐步恢复,贫血和血小板减少逐步改善,这位86岁的老人也逐步恢复了生存的信心。”范磊说到这里十分感概,“对于疾病的攻克,离不开医生、患者、家属的共同努力。大概过了三个月左右,老人已经可以自己独立下床行走。到现在,这位老人已经年满90了,仍拥有较好的生存质量,每年都会定期到门诊来进行随访。看起来,他就像普通的八九十岁的老年人一样,精神各方面都非常好。对于这种高难度的患者,通过医生积极的救治、新型的治疗方法以及家属的积极配合,几方面共同努力,患者的疾病能够得到很好控制,生存显著延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对我们医生来说看着患者逐渐康复,是最大的欣慰和鼓励。”

  为了更好的帮助更多淋巴瘤患者,范磊开设了科普公众号“淋巴瘤医生范磊”,定期更新淋巴瘤的最新诊疗信息。同时,范磊提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淋巴瘤患者应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做好手卫生消毒工作,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定期随访。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无码不结算 医保购药须扫“追溯码”

  • 新版基本药品目录将于10月至11月公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